深夜食堂征文故事深夜食堂优秀征文

情书故事第6封:《天下无双》和麻辣烫

2017-06-30  本文已影响83人  云胡2017
图片来源网络

文/云胡

01

多年后,当江米再次坐大学路的摊桌前点了一碗麻辣烫,摊主早已换人。

他记不清之前那对夫妻的模样,犹记得老板憨厚笨拙,老板娘精明能干。

每次他和汤圆来关顾都是人满为患,看老板娘在忙碌吵杂中麻利地数着竹签算钱,从未出过错。

老板给江米的那碗浇上一大勺汤,扯着嗓子问他调料怎么放。

他愣了愣,习惯性回答:老板,不要辣,只要麻,多放葱花和蒜泥。

那是汤圆的吃法,江米不喜欢葱花,更讨厌蒜泥,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江米和汤圆是大学同学,两情相悦,从恋爱到毕业再到结婚,在所有落荒而逃的爱情前,他们如同坚固的堡垒和不变的信仰。

汤圆是典型的南方妹子,低头害羞的模样似杨柳岸晓风拂月,但提到吃就会发现她整个人都光满万丈。

江米和汤圆的相识始于吃,他们的感情也从方圆十里的弄堂小吃到各地城市的美食佳肴中不断升温。

大学四年,他们踏足很多的城市,厦门哪条街上花生汤和沙茶面最入口,西安哪条路上肉夹馍和油泼面最有味,丽江哪家的三文鱼和腊排骨最正宗,他们如数家珍,了然入怀。

他们在一起十年,那些炽热而纯粹的心动是真的,那些不甘示弱的争吵也是真的,但是世界总会变的,如同早年学校附近随处可见的小网吧都早已更换门庭,只剩下不远处一家咖啡网咖还亮着的灯。

02

凌晨两点多,人群渐渐散去,老板开始收拾桌椅,发现江米的那碗麻辣烫根本没动,只是坐在那一支又一支地点烟。

老板凑前递过去一瓶啤酒,操着一口四川口音的普通话慰藉他: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挺一挺就好了。

江米抬头仔细看他,四五十岁的男人,前额隐约几丝白发,眼神深沉又不世故。

老板说自己三十出头时辞了职下海去深圳经商,被人骗的负债累累,老婆也跑了,兜兜转转到这个年纪,就靠守着这个摊子,又和另外一个女人成了家,供两个孩子上大学。

人生的境遇如此不同,比起他,江米幸运太多,毕业后的几年,他凭借人脉和能力在广告传媒业混得风生水起。

江米不由想起自己曾坐几个小时的火车跑温州签单,在几个人把他灌倒前终是签了合同。

他跌跌撞撞地醉倒在路灯下打电话给汤圆,絮絮叨叨地和她畅想他们的新家,开放式的大厨房可以让汤圆大展拳脚,客厅一定要摆上60寸液晶电视和大沙发够他们窝在一起看电影。

新婚第一年,他们时常窝在沙发里看电影,汤圆偏爱香港老片,从喜剧片到警匪片,武侠片到僵尸片。

汤圆特别爱看梁朝伟和王菲的《天下无双》,每当电影结束,汤圆都会踩在沙发上手舞足蹈,然后一本正经问他:江米同学,等你老了,你还愿意与我一起唱《喜相逢》吗?

江米总是头也不回地往后扔靠枕,顺便骂她一句女神经,江米不懂那种无厘头的胡扯。

比这电影更加幼稚尴尬的是,这么多年来自己居然跟着汤圆看了无数遍,还陪着嬉皮笑脸对唱一声:投缘就是好兄弟,今夜与你喝个够。

他想不起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再一起看电影和同桌吃饭,从无数饭局应酬的宿醉不归开始,还是他一脸不耐烦地嫌弃开始。

03

老板侃了一会,起身去锅边又下了一份麻辣烫,不好意思地笑说:过会,我老婆要来接我。

粉丝里伴着海带白菜,还有一份独留的鸭血,撒了些许葱花,搁了两大勺的辣椒油。

江米望着辣椒油出神,想起汤圆根本不嗜辣,他捻了捻烟头莫名落泪,这是他们离婚的两年后他一次想起汤圆如此地难受。

爱情本就该势均力敌、棋逢对手,我陪你吃一碗深夜的麻辣烫,你陪我唱一首幼稚的《喜相逢》。

少了你或我,这一场顿美食都极显孤独,这一场深夜都无法同眠。

他们当初怀揣执手到白首的初心,带着无限的憧憬,描绘梦想和爱情,却一步步走到今天不复相见的冷漠和懊悔。

几天前,去往住院部大楼的路上,江米撕掉了飞往北京的机票,他就想告诉汤圆自己还想陪她唱《喜相逢》,陪她到老。

他还想问一句:汤圆,你愿不愿意陪我再吃一碗麻辣烫。

可是,他在并未在病房中看到身患乳腺癌的汤圆。

他知道,那个在每次打完游戏出网吧的深夜里,坐在路边陪一个混蛋吃麻辣烫的小姑娘再也不会回来了。

江米不再看《天下无双》,不再听王菲唱:天下知己当你我,只恨时光太匆忙。

此后,南国无红豆,你我不成双。没有你的我,麻辣烫乏味,喜剧片无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