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门口放电影啦
露天电影
"老少爷们们,今天晚上在大队门口放电影,晚上木事都去看哈。老少爷们们,今天晚上在大队门口……"。每每听到村里的大喇叭里传出这个声音,做为孩子的我们无不欢呼雀跃。于是奔走相告,与最要好的小伙伴相约晚饭后,一起去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90年代,那时候鲁南地区的农村还不够发达,没有互联网、手机、pad、电脑,甚至晚上都可能没有电。那时候的孩子,晚上只能做一件事,与小伙伴满村的疯跑捉迷藏。当然如果足够幸运,还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看一场露天电影。
这种露天电影现在已经慢慢消失了,但那时候,却是男女老少最喜欢的一项娱乐项目。村里其实并不经常放电影,可能要两三个月甚至更久,才会有一次,可即便这样,对它的期盼和热情仍就丝毫不减。
每当村里晚上有电影时,孩子们可能连晚饭都不吃就早早的候在那里,等呀盼呀,实在等的不耐烦了就和小伙伴打闹一会,就这样艰难的等待电影开演。
一般等待电影开演的都是小朋友,大人们则在家里继续忙活着,直至听到电影开演的声音,才会陆续赶来。所以每当电影开演没多久,就会听到人群中大人呼喊孩子的声音,他们要找到孩子们给他们提前占据的有利位置。人群总会在电影开演后半个小时,才能渐渐平静下来。
那时候村里放映一般是两种题材电影,抗日题材和武侠题材,而我看的次数最多的便是地道战、地雷战,虽然看过多次,可每次观影时仍然聚精会神。这大概也源于实在没有其他娱乐项目,集中观影,形式大于内容。
而我的童年,便是在这露天电影的陪伴下成长的。
关于大队,一个神奇的名字
大队,不知道它是不是鲁南地区农村一种特有的叫法。大队是什么?它是由当初的生产队沿袭下来的一种叫法。于是村书记又被称为大队书记,而村民又被称为社员。所以,在我生活的农村,还沿用这样的叫法。
于是经常会听到村里下通知,开头永远是这样:"各位社员请注意,各位社员请注意……",而那时候村民之间发生冲突时,会有一句口头禅:"走,上大队书记家评评理"。
那么大队是个组织了?是的,它的确是个组织,只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在我生活的那个年代,它更多的是象征着村里的衙门,就是村领导办公的地方。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在村政府任职,于是忙完农活经常会去大队。所以每当找不到父亲时,邻居们会说:"刚才看着搁大队的,你去看看"。于是大队,派生成了一个地方,村政府。而大队门口,则是就是村政府门口了。
讲到这里,就要透露一下身为"官二代"在看露天电影时的小小便利,那便是可以坐在离放映机最近的位置,虽然现在看来与放映机远近与观影无关,可在那个时代,那可是无上荣耀的一个小范围。至少在那个年代,它给我带来了一点点小小的虚荣。
现如今,村里的露天电影已经离我远去,如今便利的生活条件,在让我体会到高效便捷的同时,也让我少了那份期待。
如今的电影都不用等待,电影院、电视、电脑,你喜欢的题材随处可见。不用慢慢等待的电影,不知是幸福还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