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表达力
“ 提升表达力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更容易理解自己!”
01
—
首先,表达的基础是要有清晰的逻辑,因为逻辑清晰,才能让人听得进去。
比如,我要去向上司汇报工作,
我先会在脑子里准备好结构清晰的“稿子”--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生硬的东西生动化,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
让听的人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甚至产生共鸣。
所以,为了表达清晰,需要刻意练习自己的逻辑思维:
不仅要做到“结构化”思考,更要将自己的思考分析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02
—
其次,好的表达要善于用类比:
把一个抽象的东西,用一个具象的东西做类比;把一个不熟悉的东西,用一个熟悉的东西做类比。
这样表达才会产生画面感。
比如,我们要解释什么是“沉没成本”。
我可以用名词解释的方式来表达:
沉没成本就是那些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支出,像已经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等都属于沉没成本。人们往往因为沉没成本,而在已经有了大量投入的事情上继续下去。
但好的表达是用类比的方式:
说到沉没成本,我们来举个例子,
有一天下班高峰期,你叫了滴滴打车,
系统提示预计排队要20分钟左右,结果等了半个小时还没叫到,
你本来都想放弃去坐地铁了,
但转念一想,既然都已经等了这么长时间,放弃又不甘心,
再等等说不定一会儿就等到了,结果又等了半个小时还是没叫到...
很显然,用类比的方式,更加生动、更有画面感、也更能让人理解。
当然,善于用类比,我就需要思考事物的本质,即看清事物的根本性质。
只有看透了事物的根本性质,才会让自己彻底认识到事物与事物间的相似或区别,才能对各种事物做出不同且真实的判断。
03
—
再次,表达的一大技巧莫过于通过故事来启发别人。
因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更容易影响人们的情绪感官,通俗易懂的故事场景更容易启发人们的思维感官。
而且,故事是开放性的,它只会引导听众自己寻找解决方案,从而让每个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比如,我很喜欢《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它之所以吸引我,既不是“奇幻”,也不是“漂流”,而是关于“生存“与”人性”的哲理故事。
李安在电影中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少年派驯服猛虎,一人一虎相依为命,海上漂流求生的故事;
另一个则是众人在救生艇上自相残杀,少年派经过血淋淋地厮杀,独自生存下来的故事。
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观众看完整部电影,自然而然就会把第一个故事的“奇幻”与第二个故事的“现实”联系到一起。
而导演更高明的地方是,当观众愿意跟随他的引导,去深入挖掘这两个故事背后隐藏的残酷真相时,还会发现隐藏的生存智慧与人性真谛。
其实,讲故事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场景化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是把一个个的琐碎点联系起来,然后再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呈现出来,并有侧重点地表达出最关键的环节,让大家自己去思考下结论。
04
—
最后,我想说的是:
提升表达力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更容易理解自己!
千万不要认为它可以拿来说服别人。
就像我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逻辑、类比、故事一样,它们也只是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观点,而不是为了说服你,让你接受它。
所以,回到表达本身,
一个好的表达,不是好为人师,不是出谋划策,更不是否定别人,
它是自己的所思所想、亲身体验或者实践经历,
它可以动之以情,哓之以理,但一定要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