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
两会上的两个词让我印象最深刻,一个是定力,一个是动力,而我认为,这恰是用来形容工匠的最恰当的词。动力其实最重要的不是金钱,不是一切物质,而是内心,内心的热爱往往是最大的动力,动力只有由内心驱动才最有力量,最持久。
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广州补丁野猫品牌的谢闻军最初入行做牛仔服装的动力若说不是金钱驱动,而是内心情怀驱动,这点我是绝不相信的,新塘人做牛仔,说到底,一开始就是为了赚钱,这不容置疑,讲情怀?那是说辞而已。
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谢闻军入行做牛仔制衣,从做批发起步,那时批发牛仔服的生意很好做,只要做出来,基本上不愁卖,是真正的供不应求时代,品质要求不高,但利润却也相对丰厚,慢慢地便完成了原始积累,这使得谢闻军又开始有了新的追求。市场开始转变,新塘刮起了品牌风,这是整个行业的趋势,谢闻军也不落后于人。
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品牌意识的觉醒激发了谢闻军真正的内心痛点,树中国牛仔风格,创中国牛仔品牌成了谢闻军的事业转折点。营销策划,品牌定位,包装设计,市场推广,产品创新,团队组建,网点布局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忽然间涌现在谢闻军面前,让他难以一下适应。本就文化不高的谢闻军将务虚的品牌推广工作交给新请的设计总监负责,自己将精力全部转向了产品。
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搞建筑出身的谢闻军对制衣生产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热爱,对牛仔制衣的各道工序均能亲自上阵,这是六零后,七零后人的一个特点,好学,务实,勤劳,肯钻研,爱思考,动手能力强。从批发转品牌是一个较大的转型,批发产品可以采用成件流程,就是一个工人将一件裤子的缝制工序全部完成,但这种流程因工人的熟练程度参差不齐,工人以计件算薪酬,所以质量相对毛燥。
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品牌则一定是采用流水线流程,每个工人只做其中的一道工序,前幅,后幅,腰头,车脚,前袋,后袋等等,这样最后组合起来质量相对较有保障。只对两种流程均相当熟悉并操作熟练,也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制衣工匠,还得对相应的缝纫机械性能和结构熟悉才行。
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谢闻军在这方面可以算是有些天份,平车,专机,打枣,凤眼各种机械都摆弄得炉火纯青。当年日本为造势,曾生产出一种32安的牛仔面料,全球限产牛仔服装138件,为了仿造它,谢闻军对很多缝纫机械都自己进行了改造,当制成品展示给国外达人时,全都不敢置信他竟有此等功力。在新塘能真正生产红边新塘能真正生产红边布牛仔服装的工厂并不多,那真算的上是精品牛仔,要求高,耗时长,在如今这急功就利,浮燥心态高企的时代能静下来做高品质牛仔的熟练工人并不多,但谢闻军仍是坚持了下来,但付出的代价确实不小。
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品牌的推广是件砸钱的事儿,四百多个加盟商加上些散客,多达上千的客户,对于负责品牌运营的设计总监来说严重超出预料,掌控力不足的他发觉顶不住了,只有沉重地向谢闻军反映。沉迷产品进入疯狂状态的谢闻军反应过来时差点绝望,多年的心血基本丧失殆尽,投入越来越大,却不见有什么回报,最后只有做出艰难的决定,暂停一切推广活动,进行战线收缩,止血!止血!这一止血,接近三年!
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血是止住了,谢闻军却从一个服装厂老板演变为一个制衣工匠,这是一个巨大的角色转变,其间感受最深的却是年龄尚小的女儿。女儿眼中的父亲对牛仔制衣爱入骨髓,什么都自己来,有时敲敲打打,捣鼓机械,有时脚踩衣车,缝制衣物,有时痴痴傻笑,没心没肺一般不知所以,但她知道,父亲是在沉迷于自己的事业,她唯一能支持父亲的事便是好好读书,不让父亲分心。一个人的成功,其实家庭的支持真的很重要,有妻子女儿的默默支持,谢国军感觉很踏实。
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坚持走品牌之路真的不容易,与牛仔服装行业的大佬们交流探讨,谢闻军仍然很有定力,他认为,中国的牛仔服装市场将来只可能有两种企业能生存下来,一是高品质高技术的精品定制牛仔,直接为消费者贴身服务。一是严格品控,规模优势强大的实力企业,将粗制滥造的小企业淘汰出局。
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这观点我表示认同,消费者的需求升级实际上是对自我意识的彰显和个性化需要的体现,只有真正贴近终端消费者才能更有竞争力。我相信,以谢总的这种执著,坚持,为产品全力付出,终会有极好回报,并且,这一天,很快就将来临。
牛仔工匠之制衣工匠一一一谢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