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

被99%的家长忽视,比知道如何选绘本更重要的三个原则

2021-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和盼妈一起学阅读

因为经常分享读绘本的经验和方法,最近接连有好友微信我,求我推荐适合亲子共读的绘本。通过沟通,我发现家长们对买优质的绘本或童书,还是有一定的共识,但也有着明显的共性不足。

和盼盼一起读绘本也有两年多的时间,我经常会琢磨如何给盼盼选绘本、读绘本,也阅读过很多“如何阅读”的书籍,甚至跟随专业的阅读课程,学习阅读方法,积累了不少方法和经验。希望分享选书背后更为关键的原则,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明明很用心选择,反而没有做好选择呢?基于低幼阶段的亲子共读选绘本,并不仅仅是把优质经典绘本选出来这么简单。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前期选绘本也忽略了如下这三个原则。

以孩子为中心而非从家长的角度

你给孩子买书,是不是这样?看到绘本书单推荐,识别是好书,买!这个套系很好,讲如何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买!这本绘画风格很新颖,好书,买!这些情况都是从家长角度出发,以绘本为中心的去给孩子选书。好的绘本千千万,适合的绘本却格外需要用心挑选。

拆书帮有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拆书学习。用到小朋友身上,即以小朋友为中心的选书。理解起来并不难,即从小朋友的兴趣、年龄、阅读量、生活经历等等出发,选择贴合小朋友需求的绘本。这样更有助于以兴趣为导向的阅读,同时结合自身经历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看似简单,对家长来说却不么那么容易,家长需要亲子伴读,关注孩子成长的点滴。

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讲故事不建议有说教。原文“老人的故事之所以能真实地传达给孩子们,原因在于老奶奶没有一点儿说教。她仅仅是把故事的经过娓娓道来,没有一句类似说教的话。这确实与讲故事的本质相契合。”这一理念有没有给到你启发呢?讲故事、读绘本、选绘本都要以孩子为中心,出发点是让孩子单纯地去体会故事,而非借助绘本说教。

亲子共读的绘本稍有挑战,而非过高或过低

前苏联教育家 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儿童现阶段能力水平再往上一点点的区域。所选绘本要围绕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高于现阶段认知水平,借助家长讲解或生活体验可以弄懂的,稍微有挑战的内容。比如盼盼2岁多就开始阅读标注3岁+开始读的书籍,也能通过有趣的主题和反复的阅读理解其内容。

也许你会说,难度会不会影响阅读兴趣?大人往往都会倾向于处于舒适区,孩子也不例外,喜欢读熟悉的内容,甚至反复读。如何让孩子感知到阅读并不是什么难事呢?请注意本文的前提低幼阶段的亲子共读。家长需要在阅读中思考,如何让稍微有难度的阅读更有趣?如何借助其他形式丰富阅读体验?兼顾了趣味性的小挑战,对于孩子来说有家长的陪伴很容易跨越。 

从小埋下涉猎多种阅读体裁而非单一“鸡娃”

对于低幼孩子,家长们所涉猎的大多数绘本,都属于虚构类读物(即故事性体裁)。结合 皮亚杰的泛灵论“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他们在阅读充满想象力的各种作品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当然此类作品对孩子来说也大有裨益。那只读这一类就够吗?

在阅读《阅读的7项核心技能》“让孩子接触各种形式的作品,比如绘本、故事书、连环画等。”我意识到要超越绘本读其他形式的作品。直到小小老师《培养阅读者的100种方法》关于阅读知识的课上,我更进一步学到“对于刚起步进行亲子阅读的孩子,一开始就要有意识的让其涉猎各种阅读体裁”。

 小小老师在课堂中,举例《全儿童英语启蒙》一书中提供的全营养结构的基本框架:

①故事性体裁的绘本和读物

②非故事性体裁的绘本和读物

③一本简明、经典的儿童图解字典

④一套百科全书

⑤歌谣及诗歌题材的绘本和读物

《全儿童英语启蒙》

可以理解为除了虚构类,还要涉猎非虚构类。如何理解非虚构类呢?最简单的例子大多数家庭都会涉猎的科普类绘本,知识性读物。学到这个知识点后,我翻了盼盼的书架,发现也有少量非虚构类的绘本,但这些都是无意中买回来的,并非有目的选购,而且比例并不高。让孩子涉猎各种阅读体裁这个意识,有没有植入你的大脑呢?

最后,借助松居直引用的美国讲故事的名家露丝·索耶的一段话,共勉!

“要丰富自己,阅读各种各样的故事是有必要的。毫无疑问,旅行就是很好的事情。因为旅行能扩展人们的视野,加深对各地及当地人的理解。

读书自然也重要。读书时大脑当中的一切记忆,经旅行等亲身体验和感知后,会变成更加真实的东西。另外,有必要借助各种形式的艺术,特别是音乐,来培养对艺术的感受力。”

《我的图画书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