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可行性
2018-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奋斗的岑爸
国庆节计划
第一天:好好睡一觉
第二天:看书,完成三分之一
第三天:看书,完成三分之一
第四天:自驾游玩一天
第五天:和老同学叙叙旧
第六天:看书,完成三分之一
第七天:休息一天准备上班
实际情况
第一天:带孩子,看手机
第二天:带孩子,看手机
第三天:带孩子,看手机
第四天:带孩子,看手机
第五天:带孩子,看手机
第六天:带孩子,看手机
第七天:带孩子,看手机
计划的可行性
很多人应该经历过这种事情,长假前计划的丰富多彩,实践起来却一塌糊涂。大部分会讲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我有不同的看法,刨除意志力不谈,我自己有时做计划不会考虑可行性,这里的可行性包括:
- 个人现阶段完成计划事项的能力是否足够
例如,对于刚开始学习一门语言,就计划每天阅读30页原版书。 - 个人能力足够,计划的量是否合理
例如,自己当前的阅读原版书的速度最快30页每天,但贪婪地计划每天读100页。
不考虑计划的可行性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结果:
- 首先,会非常沮丧,认为自己意志力太差,计划总是无法贯彻到底,其实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不考虑可行性的计划,即使有再强的意志力也无法坚持下去。
- 其次,认为做计划的必要性不强,反正每次都无法完成。长此以往,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无系统,无逻辑,想到哪做到哪。
- 再次,个人测量系统的精准度越来越差(这个测量系统精准度是我提炼的一个概念,即自己对个人能力的判断和个人能力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大小,两者差距越大说明精准度越差)。例如,单位领导给你一项客户交代的紧急任务,让你在短时间回复一个预计完成时间,如果个人测量系统精准度很差,给出的完成时间必然有问题,有可能引起客户的不满。
怎么做
分析了很多计划可行性的内容,到此可以总结一下如何做的问题:
- 计划做的事要与当前个人能力相匹配,从个人能力出发去写计划,而不是以他人的能力出发写自己的计划
- 计划的量要合理,应小于个人处理能力的上线,同时留出意外事件的buffer
- 不能好高骛远,应该遵循如下渐进上升过程
容易完成的计划——顺利完成计划——稍微难一些的计划——顺利完成计划... ...
长期坚持下去,会不断加强自己做计划的信心,同时个人测量系统的精确度会越来越好,整套正反馈系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