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发展趋势与共享经济
纯精神消费产品越来越多
这个时代的主流产品不是物品、货物,而是看不见的时间、情感、思想。如果想打败京东,淘宝,不要再去做京东淘宝了,要做一个兜售时间、情感、思想的平台。目前已经有一些萌芽的公司了,时机也许不成熟,但是未来十年会证实我的预言。纯粹精神消费产品成为主流,人类可以忘记下半身,成为上半身思考动物。
“流量红利“是一个具有洗脑效果的名词(专家们常常制造这样的名词),真实的红利周期实际上很短暂。大家都在说的时候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但是,难道你没有做好新媒体、自媒体、产品滞销,真的是因为红利没有了吗?在“所谓的”红利期就可以一定做得很好?
答案是否定的,现实就是:即便在红利鼎盛期内,80%的人仍然做不好,看“攻略”的时间多于实际探索的时间。
无论何时,拼的是仍然是营销思维、运营思路、产品素质,红利来了顺势而飞,红利没走路依然逐步向上。
那么,在寻求新的营销方法论之前,我们都应该仔细想想以往为什么做不起来?
炒作是营销的常用手法,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曾经使用过这个方法。
如小米先圈地圈人,再推广,再限量,这个手法一方面稳固了小米的地位,另外就是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追逐、从众、猎奇、站队的心理,以至于后来者极速模仿小米。
线下流量:
很多人每天只是上班下班,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工作,不愿多去思考,不愿前进。根本不会去想什么是流量主,以前我非常不认可有句话“穷人永远是穷人,富人永远是富人” 后来经过各种事情发生,发现这句话没有错。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方便,每天出门只需要拿一部手机就可以了,因为舒适创造出来的懒人也是越来越多,外卖、快递、跑腿等这些行业总所周知,然而就是这样越懒越穷,懒人就成为了这些商家的流量主,粉丝来源于懒人,像市面上比较火的吸粉工具共享电子秤可以有效集中流量群,美容整形、保险基金、健身餐饮等这些需要粉丝流量的都是进行转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