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律师人数饱和了吗?

2019-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Nuance__

与美国比较

已经有不少人从国家发达程度的角度,横向比较万人律师数来说明是否饱和,比如(截止至2018年)美国每万人41名律师,中国每万人3名律师。先抛开结论不谈,这种比较方式的不恰当性主要体现在各国律师的职责不一致:

以上三个例子,分别对应的是民事活动行政活动司法活动,其中律师职责的范围不言自明。随着国家法制进程的持续,律师的职责范围将逐步扩大,未来中国需要更多的律师

儒家文化圈

在考虑律师人数是否饱和时,我认为不能仅仅看发达程度,还应当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儒家文化圈,作为东亚发达地区的万人律师数(截止至2018年):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律师人数在近10年中首次出现了下滑,即便如此韩国万人律师数还是比中国高出1.1。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律师的人数尚未饱和

人均“营养”状况

律师是否饱和,我认为还应当考虑的因素是,市场是否在扩大,代理案件的数量是否跟上律师人数的增长。接下来我将利用数据,一步一步推导出律师人均“营养”状况。

以下图表统计的是近20年律师人数,除了2006年至2007年出现了一次滑坡,人数减少了近2万外,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且有加速增长之势。在20年的时间,律师人数增长了将近3倍。

以下图标统计的是近20年律师代理的民事、刑事、行政、非诉与常法案件总数。可以看到2018年,案件总数已经达到670万件,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在20年的时间,案件量增长了将近2.5倍,基本跟上了律师数量的增长。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推导出近20年律师的人均“营养”状况,即人均代理案件数。我们可以看到律师人均代理案件数的特点:

最后,可以看下细分领域的情况:

综上,近20年,代理案件数每年平均增长率为7.14%,律师人数每年平均增长率为7.45%,基本相当。只要法律代理案件需求保持此势增长,律师人数就尚未饱和

“营养”在哪里?

上面我们看到,律师人数基本保持着与代理案件总数同样的增速。法律服务的市场在扩大,那么哪些领域的市场在扩大?换言之,对青年律师来说,案源在哪里?

首先,直观的回答是市场的热度在哪里,案源就在哪里。一个市场热度高涨,说明这个市场的交易频次很高,需要法律支持与纠纷解决的市场也就越大。想了解某个市场是否热度高涨,一方面可以去了解某个市场的交易规模,另一方面可以对判例进行行业研究。

刚才我们看到,民事案件的代理数量是处于领跑地位的,那么民事案件当中,哪些行业的案件是处于领跑地位的呢?

图表说明:我们无法知道所有裁判文书的情况,因为裁判文书有上网率的问题,早年上网率仅有2%,近几年已达到40%,所以我们是无法知道在不同行业案件的绝对值,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相对值,来判断某个行业的案件是否带动整个民事案件的增长。以下,0%这根衡线是增长的总体水平,通俗地理解就是大盘指数,每个行业有6根柱,从左到右分别指代2013年-2018年的增长情况,如果某年高于0%说明这个行业增长速度是快于整体的,如果低于0%说明增长是慢于总体的。

(因为篇幅的关系,仅精确到行业,此种研究方法可以具体到案由)

连续3年增长快于整体的行业分别是:

我相信,在以上领域进行深入拓展,青年律师是有立足之地的。

最终陈述

律师人数总体尚未饱和,细分领域可能已有饱和,赛道选择很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