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散文

职业化|让跟你打交道的人感到舒服

2021-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只为看见更多

我们常在工作中会提到“职业化”这个词,我们也喜欢与有职业化的人合作。因为他们工作专业,合作起来轻松与舒服。

那如何让自己更职业化呢?

-沟通礼仪-

我们都知道沟通很重要,不同人要选取不同方式。

职场现在沟通方式很多,但大家已经习惯或优先用微信的方式,毕竟打电话是占用双方的时间,除非紧急或必要,大家都喜欢微信或邮件等方式沟通。

其次这种方式有个好处就是给对方有回复的自由,且沟通内容可以作为记录,可以用作查询与证明。

但很多时候我们不太注意技巧或方式,未必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以下建议作为参考:

-时间颗粒度-

什么是时间颗粒度?是指一个人安排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

比如之前网上发出来王健林的工作时间表是以15分钟为单位的,比尔盖茨是5分钟。

时间颗粒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而恪守时间是职业化的基本要求。

很多人不守时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时间颗粒度过于粗犷。

有一次,中央电视台采访王健林,结果主持人和摄制组迟到了3分钟,王健林当着他们的面坐车绝尘而去。这位主持人感慨地说:“一分钟不等,一点脸不给,老王就是霸气。”

其实不是王健林霸气,而是时间颗粒度也许是1小时的主持人无法理解,对于一个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的人来说,3分钟意味着什么。

是否恪守时间,是衡量一个人在商业世界中是否职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准。

所以恪守时间其实是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理解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理解是尊重的前提。时间颗粒度为1小时的人,去评价一个时间颗粒度为15分钟的人,他的心态往往是:至于吗?耍什么大牌啊?

时间颗粒度为1天的人,喜欢说:“你到北京了?那怎么不顺便绕道天津来看我一下啊?”

时间颗粒度为半天的人,喜欢说:“你下午在办公室吗?我过来找你聊聊天。

时间颗粒度为1小时的人,喜欢说:“路上堵疯了,我还有一会儿就到,你等我啊。”

时间颗粒度为半小时的人,喜欢说:“这事在微信里说不清楚,我给你打电话吧。”

这些话都没错。但是如果别人不去天津看望你、拒绝你的临时到访、不谅解你的迟到,或者不接你的电话,你要理解,那只是因为他的时间颗粒度和你不同。

第二, 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第三, 善用日历管理时间颗粒度

-区分事实和观点-

事实有真假,但是观点只要符合两点,就没有对错之分。

第一,不违反事实。

第二,逻辑自洽。

如果有人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才是无可辩驳的正确、任何与之相悖的事情都是错的,那么他就是在商业世界中持有“地心说”,而不自知。

职业化的基础,是尊重;

尊重的基础,是理解;

理解的基础,是接受不同;

接受不同的基础,是能够区分事实和观点。

职业化是商业的教养。

而教养的本质,是对外的分寸感和对内的克制力。

特别要杜绝失信,迟到,劝酒,打扰等不好习惯。

总之,关于职业化,我们要注意的是职场化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

永远要站在“对方舒不舒服”的角度考虑问题。

简而言之,让跟你打交道的人感到舒服就是职业化。

-END-

记录,看见自己,只为看见更多。

看见更多,才能看见更好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