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解弟子规 5/42

2015-07-23  本文已影响78人  六道在进化

#每日一解弟子规# #---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怡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增我,孝方贤;


自解


自省

父母、长辈作为过来人,对一些事情看得极为准确,人生的阅历,让他们看到了年轻的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而且他们愿意告诫我们,让我们好的德行,好好修习;不好的德行,尽力去除!而作为子女,我们未必会明白父母的用意;常常感觉这是父母的唠叨、父母的落伍,可曾考虑过父母内心的感受?

为人子女的,身体和德行,一样重要;不要有伤害,否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伤害,更多的是增加了父母的忧虑;常常听到别人说,“你这样做,父母脸上也有光”,我原来是感觉,这是父母的虚荣;但是现在,想来,这是养父母之志,所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谁家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番出息呢?
难道,我们有了孩子,不希望他能有所发展,光宗耀祖么?孩子不管是身体,还是德行收到伤害,你作为父母的能高兴得来?
道理大家都懂,可做起来也要能思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再讲孝道和父母关系,我和父母的关系,在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之间,是最好的;我和父母打电话,一打能打半个小时,山南海北的聊,从父母那里学得人生的智慧,父母从我这里,学到前沿的科技和理论;甚是和睦!可很多人,还未成年,就已经恨透了这个家?这又是为何呢?今天看到一个故事,讲的是尧帝和舜帝的故事,舜帝是个孝子,大家都知道,可是这孝,在不同的家庭当中是不一样的,舜帝能在一个讨厌他的父亲、没有妇道的后母,加上一个贪婪无比的兄弟的环境中还能成为圣贤的人,孝顺的人,从没有因为别人的憎恶而放弃行孝,这才是大贤之德![舜帝的故事](虞 舜 至 孝)

摘录

A. 所以为人子女在孝顺父母当中,我们一定要从奉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智慧这四个角度来尽心尽力。

B. 孔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戒“少者戒之在色、壮者戒之在斗、老者戒之在得。”

C. 惯子如杀父

D. 中国人老祖宗教导我们:成就人格,首重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E.“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大道

F.学之有序:博学;审问;深思;明辨;笃行(修身、处事、接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