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拥有“绿灯思维”的人吗?
有次一个哥哥来家里,当着我爸的面说他一直关注着我的变化,觉得我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并给出了一些建议。老爸当时说的是,就是感觉她一天到晚挺忙,一直看书学习,但是她做的什么,我也看不懂。
因为家里书多,就随处可见。有天餐桌上放了一本书《人性的弱点》,恰好那天老爸坐在桌边,他就随手打开,随便翻了几页,我无意瞥见他在我记录的笔记部分稍作停留,然后我就期待他多翻会,多翻会。
成年人的世界比较关注两件事,第一是健康,第二是人际交往能力。而这本主要是涉及后者的,我暗想,老爸看了之后定会对他有很多启发的。
在我悄悄上演内心戏的时候,老爸把书合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老爸说话有一个非常常用的口头禅“不是”,每次在交流时,我要说话,他总是急于打断,嘴巴张开的瞬间,就被他的一句“不是”给憋回去了。
其实他说的“不是”也并不一定就是要否定别人的观点,而似乎已经作为了一种语气词,跟“嗯”,“哦”一样的。但更多是为了保存自己说话的权利。小时候我们经常说,我们家的话似乎被我爸一个人讲完了,我和姐姐都比较内向,不善表达,不会表达,也不去表达。
吐槽老爸会不会被他看到,呃,也犹豫了几秒,还是决定写,因为反正他说是不看我的内容的。另外,这将是我一个话题的切入:“绿灯思维”。
你是拥有“绿灯思维”的人吗?什么是绿灯思维,首先看与它相对的概念:红灯思维。
红灯思维就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准备防卫,你不了解情况,你先听我说。
我爸就很典型(忐忑中)。经常爱对我们说的话是你得听别人把话说完,但同时完全又不给我们表达的机会,最经典的两个字,在我们开口前就等着了的:“不是”。
典型的红灯思维是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时间找理由反驳。(我看谁敢出卖我,我在冒着多大的危险,来讲明一个观点,呼……)
绿灯思维:他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是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用它怎么来帮助自己?
这个观点虽然和我过去的做法不一样,但是仔细想想一定是有用的地方。
当我们拥有了绿灯思维之后,在了解很多新观点的用途和价值之后,再去分析这个观点可能的不足,想办法去完善它,就会让自己的进步速度加快。
日常中,我们每次接触到一个新知识听到一个新观点,或者看了一本新书的时候,其实是和已有的成见,知识和过去的习惯方法进行对抗,这往往在无形中会阻碍了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过去的经历和经验会让很多人感觉到如果自己不强势,不严厉的跟别人说,是根本无法引起别人重视的,所以必须更强势、更主动地表达这个观点,才能让别人去重视自己。
一旦拿到这样能为自己带来的好处的经验之后,也就会习惯性的去质疑新的方法。但如果抱着这样心态的话,即便是知道一个新的观点和理论也无法真正的去接受。
因此,在每次遇到新观点的时候,不要总是琢磨和质疑这些观点错在哪里,而应该打开自己的思维以及认可它是可行的。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经验越丰富越有资历的时候,越容易因为看到别人的意见存在问题,就全盘否定对方的观点。
可是事实上:别人提出的每一个方法观点背后也有他们的理由,并且有支持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但我们通常会对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以及被过往的成功经验所束缚,从而没有办法站在别人的视角上思考。
绿灯思维就是帮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然后会发现虽然这个事情在我的视角看是有问题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还是挺有道理的,而这个角度是自己过去根本不曾想到的。
因此在遇到新观点的时候,可以先采用绿灯思维,积极认为它是可行的。把第一反应从质疑变成问自己,我怎么样才能用到它,如果学会这个,我能有什么收获?
这样做是不是违背自己内心的,明明有问题还不让说。这里还有一个黄灯环节。就是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疑问的环节。
并不是让我们不能表达异议,而是在进行任何消极反馈之前,一定先给出积极的反馈。
这样在给别人意见的时候,别人也会更加重视。
关闭自己的红灯思维;在绿灯思维的作用下,积极寻找可能性;在黄灯环节,表达自己的疑问。
还有一个非常接近的理念“yes ,and”
这些年大家都喜欢看情景反转喜剧。里面有一个最核心的理念叫做“yes ,and”翻译过来就是“是的,而且”。
“Yes ”和“and”分成两个部分,“yes”就是先接纳,在提醒我们尊重他人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
而“no”是断了自己的后路的同时,也会让将来自己也无路可走。
“and"是给对方增加信息。除了接受别人的信息之外,还应该添加一个新的信息还给对方。也在提醒我们需要贡献。
在樊登读书会里,《作者光临》一栏,黄征宇也提到了这个有趣的话题。
你是拥有“绿灯思维”的人吗?“Yes,but”听上去跟“yes ,and”很像,但是它表达的意思是:“是的,但是”,是一种委婉的拒绝,所以危害更大。阻碍了事情的发展是一种变相的说“no”。
绿灯思维和“yes ,and”其实在说同样的内容。在听别人观点的时候,先建立一种接纳的态度,在接纳的状态下能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对应,而不是对抗上。
打开绿灯思维,说了“yes”,才开始有了协作;到了黄灯思维,提出“and”就触发了创意,激发了想象。
你有绿灯思维或“yes ,and”的故事吗?
你是拥有“绿灯思维”的人吗?你好,我是棉棉,用阅读点亮女性成长,开心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