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介宾脾胃论10

2023-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景岳全书》卷十七《理集·杂证谟》之《脾胃》篇还有《述古两条》,,讲的是徐东皋对治病的一些看法。

徐春甫(1520-1596年),字汝元(或作汝源),号思鹤,又号东皋。安徽祁门安徽人,明代著名医学家,曾担任太医,其医学著述非常丰富,其中以《古今医统大全》影响最大。认为用药不可泥古,反对“始无见理之明,终无应变之巧”的医风,强调“惟执方以待病,不诊侯以裁方”。《古今医统大全》全书100卷,185万字,是我国现存的十大医学全书之一,“上下数千年间,圣儒哲匠,绝殆尽”。

徐东皋比张介宾年长43岁,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因此张介宾在书中引用他的医学观点,本身不是述古,所谓的述古,应该是徐东皋述古。徐东皋对李东垣的脾胃学说非常推崇,所以张介宾与他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他无非是以此强化自己的脾胃论。

徐东皋说,不论什么病,只要胃气充实,直接用相应的祛邪药物可以了,而且好得快,预后也好。但是,如果胃气虚,直接祛邪,效果就不好。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在胃虚的情况下用药祛邪,胃气就会愈来愈弱,在这种情况下,药物就无法发挥作用,所以病情就不会好转。不是这些要不能治这些病,而是体内之气不能把药力运转起来。如果依然坚持用祛邪的药,那么人体的元气也会受损,病情就会越来越严重,如果还不能见机行事,那么元气耗尽,就只有死路一条。

徐东皋说,证见虚热的病人,如果服用寒凉的药物,发热反而会更严重。《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云:“服寒而反热者,奈何?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王,通旺。意思是说,人体阴阳平衡,身体才会健康,阴胜阳、阳胜阴,都会致病。虚热即阳盛阴虚,阴虚火旺,治疗时应该首先补阴以配阳,使其阴阳平衡,只知道用苦寒治火旺,却不知苦寒沉降,沉降则亡阴,阴愈弱,则火愈旺,故服寒反热。

如果胃气充实,即使生病了,通常也会不治而愈,如果需要吃药,那么这时候药物的效果就会很好。你看那些粗茶淡饭的乡下人,生病了经常不看医生,病也常常好了,就是因为他们的胃气充实。

总之一句话,治病不首先诊察胃气的虚实,就贸然用药,就不配当太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