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抓住尽可能多的孩子的心
怎样才能抓住尽可能多的孩子的心
初中一个班级一般都是70人左右,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抓住尽可能多孩子的心。
以前对于数学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我尽可能的利用课下时间辅导,这类学生思想上问题不多,但可能是习惯问题,也可能是基础问题。在我一对一的辅导之下,也有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上来了。但是成绩的背后有我和孩子们的辛勤付出,有回报固然是好事,但是如何让付出最小化而收益最大化,我想这是年近40岁的我需要考虑的问题。
“抓住尽可能多的孩子的心”是我昨天酝酿的一个话题。作为教师,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让孩子在你的课堂上获得心灵的慰藉,让孩子在你的课堂上感觉受到了重视,让孩子期盼来到你的课堂,让孩子感觉到如果他不认真学习,考的不好就是对不起老师……我想,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这样想的话,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发挥出来,这样的话老师才能不累,学生才会学的有劲。这是理想的状态,既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有努力向上的学生。处在这种状态的老师应该就是人间天堂的境界。
可是,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还记得上届一个男生曾经对我说过:老师,如果我们考的不好,都会在心里觉得对不起你。我当时听到这句话是震惊了的。扪心自问,我对他们做了些什么会让他们如此的把我记在心里?无非就是给早晨起不来的他们准备了一些零食,给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奖励了名校笔和名校演草纸,还在他们需要放松的时候提供了场所,以便开学后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可是,这些对我来说却是很简单的事情呀。
现在的学生,我能对他们做些什么呢?兢兢业业的对待我的工作之外,我还可以给予孩子们些什么呢?
首先,高质量的陪伴,所谓高质量的陪伴应该是让学生感觉到你和他“在一起”吧。所谓的“在一起”不是物理空间的在一起,而是你的心时刻关照着他们的心,你在意他们的感受,你的行为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意的感受,有人给予他们宽容,有人对他们有所期待。早操,学生跑不齐,口号喊的不够响亮,这在所有学校都应该是常态,可是,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仅仅靠给学生提要求,冲学生生气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让学生指导如何做,跑步就齐了,如何做口号就能响亮了……如果老师暂时没有的办法,那么至少接受现状,不要对学生发脾气。
其次,课堂上学生对于新知识理解的慢,或者理解不到位,或者计算速度跟不上,教师应该是什么态度呢?理解学生,接纳学生,宽容学生,给他们希望,让他们相信你相信他们,我想学生感受到这样的感受也会很惊喜,他们内心的积极的情绪会促使他们克服自身的毛病和不良习气,因为他们也不想让老师失望。这个时候,教师的语言和眼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就是从细微的眼神和口气中得到一些积极或者消极的信息。这也提醒我,在学生面前要做一个表演家,即使对他们比较失望,也要表现的充满希望。因为只有充满希望,学生才可能接下来按照我们的想法继续下去,才能变得越来越好。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领导的一言一行,哪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让我们内心产生波澜。所以,善待孩子们吧,善待每一个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