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是“果”,自身是“因”
2022-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绿逗
运气是“果”,自身是“因”
美国心理学家怀斯曼,
曾写过一本书叫:《幸运的方法》。
书中讲了他们做的一个实验。
他们招募了一批受试者,
让他们评估自己属于运气好的人,还是运气差的人。
然后,给两组人安排任务:
到附近一个咖啡馆买咖啡。
怀斯曼还做了一些特殊的安排,
一是在路上放一张掉落的美元;
二是安排一个商人,在咖啡馆假装等咖啡。
结果非常有意思。
自认为运气不好的人,
很多没有看到那张掉落的美元,
更没有人和那位商人搭讪;
而认为自己运气好的人,几乎都能捡到钱,
而且还能在等待咖啡的空档,和那商人聊天。
怀斯曼安排这个实验的目的,
并不是为了论证运气的存在,而
是想测试,运气的自我认识对心理的影响。
根据这个实验可以发现,
认为自己运气好的人,对外界更敏感,所以容易捡到钱。
与此同时,他们更外向,愿意和陌生人交流,
就像在咖啡馆和那商人聊天一样,说不定能谈出一个商机。
而认为自己运气不好的人,
往往更为神经质,容易紧张、焦虑,没那么放松,
摆在眼前的机会,也会很容易溜走。
所以,也许真相是这样的:
所谓好运气、坏运气,只是一个“果”,而不是“因”。
真正的“因”,是总相信自己运气好的人,
会让自己更乐观开放,对外界友好而好奇。
所以,每一次捡到钱的概率会变大,
每一次遇到商人帮助的机会也会变大。
人生漫漫长路,
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整体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作者 | 良大大
来源 | 良大(ID:liang_da_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