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必看】怎样让孩子有效学习并与之有效沟通
1.有效学习
高中每一科的思考度都陡然加大,现在除了坚持还是坚持。习惯了就会好一些。现在家长应该提醒孩子注意不要陷入做作业的漩涡。作业当然要完成,但是对作业和课堂的思考更重要。对每一个概念、定义的准确理解和推导是学习好的基础;不要为了完成作业吃了夹生饭。
在这几节语文课的检查中,我发现孩子们背课文还是仅仅满足于背下来,但是每个字的读音和含义不知道查资料,这样下来,成绩肯定很差。举个例子,“怅寥廓”,很多孩子写成“辽阔”,这就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潦草地看一眼就开始背,只背了一个音,这个音具体是什么字,为什么是这个字,孩子一开始就没想着注意。
各位亲,作业量大保证充足睡眠都不是孩子没有时间思考的原因。因为正确的识别和广泛地思考不需要额外的时间。正确识别广泛思考是伴随整个学习过程的。比如上课一开始,老师会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这个时候尖子生就会真的把课本合上回忆默写,写完后就开始和课本对照,找出不一样的地方来。而差生就看着课本开始读,读了什么也不知道,写完后就慌着和同桌对一下,错了的直接用红笔重写一遍。但至于为什么错了,不去追究。积累下来,成绩差距就会很大。
注意让孩子把功夫做细。这个工作老师只能做一半,因为两个周能把班内的同学提问一遍就不错了。
一定教育孩子不要指望着老师发现问题,因为老师感觉到的问题都是大问题,都是已经长期积累爆发了,老师才能感觉得到。某个同学对某一概念理解不甚清晰,这种现象除非主动问老师或者老师正好提问到,老师能感觉到。但是这个同学应该时刻保持对似是而非的知识的敏感,并立刻解决。
老师改作业也只能发现共性的问题,课堂上只能就普遍的重要问题讲解。但是影响到某一个具体孩子的成绩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简单到大部分同学和老师都认为这不是问题。但是这个点就是咱孩子的盲区。
【学生家长必看】怎样让孩子有效学习并与之有效沟通2.深入学习
如果感到孩子学习不太主动,还得是家长和孩子做主要工作,老师当然会经常要求她,不过如果是老师要求出来的主动性,通常效果不会很好。关于学习主动性的问题,建议一是给孩子设立一个成绩标准,但更重要的是给孩子设立课程标准。什么意思呢?在孩子充分参与的情况下,注意,必须让孩子自己充分参与发言,让孩子认可需要达到的成绩标准,这样能激发孩子 的主动性。这是设立目标。但是过程同样需要。打个比方,我们的目标是盖100米的大楼,但是光有目标还不行,还得量化到每一个环节。100米大楼,需要地基挖多深,钢筋什么规格,水泥什么标号,螺丝直径多少,砖的硬度需要多少等等,每个细节都有一个量化标准,这个楼才能盖起来。
比如语文吧,什么叫学好了?不是说孩子作业得了A,或者成绩高分叫学好了,不能这样简单的评价。应该在和孩子充分交流的情况下,分析每一篇课文应该达到的标准。比如只要是文言文,如果不太长,就应该全文默写出来;读一遍不能有错别字;能总结每一段的大意;能注意到复杂的标点符号的用法;能积累里面的成语并能区别开近义词;课文里的典故写作文时能用得上;课文里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能按照考试的答案标准写出来。达到这一个标准,才可以说这一篇课文学好了。
引导孩子敏感学习过程的细节研究,那么孩子学习会越来越轻松,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上语文课的时候,多数孩子是听一听,读一读,写一写,做完课后作业,就OK了。一篇课文学下来,没有积累新字词,没有学会书面表达,没有思考作者的手法,没有注意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的含义,这样,孩子学多少篇课文成绩也很难进步。
引导孩子深入课本,孩子能研究出来东西,内心就会充满高尚的喜悦,这种喜悦是持久的,是对个人能力的高度认可自豪,这种喜悦比家长的表扬要有用得多。当孩子时时体验这种喜悦的时候,家长表扬不表扬的就无所谓了。因为孩子得到了学习本身的乐趣。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就会越来越强。反之,孩子不深入研究学问,只会刻苦做作业,坐得板板整整地听课,辛辛苦苦地把课文背了一遍又一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体验到的是无聊和枯燥,成绩好还行,如果成绩不好,孩子又体验到了失败和痛苦。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对“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教育产生怀疑和反感。这种状态下,孩子学习很难有什么主动性。
【学生家长必看】怎样让孩子有效学习并与之有效沟通3.怎样沟通
我们家长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一定要像我们老师上课一样,精心备课。谈什么,怎么谈,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孩子喜欢幽默的老师,那么孩子也一定喜欢幽默的家长。我们家长一定学会幽默,将问题化入轻松的谈话,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问题症结所在。不能想当然地说。也更不能用一些老套的流行的话来和孩子谈。比如,家长往往在饭桌上教育:在学校里好好听老师话。从小学到高中,咱家长一直这样说吧。孩子估计听了也像没听一样。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听说你们语文老师主张开学第一天枪毙上一年没考上一本的学生,这老师好恐怖啊。他上课的时候是不是施行恐怖主义?我估计这样一问,孩子就得把这位语文老师上课的过程叽叽呱呱地讲一遍,在讲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把老师讲的知识点给复习了一遍,同时你也能发现孩子上课的注意点——是光听老师讲的逸闻趣事,还是结合老师讲的逸闻趣事对课文进行了深入思考。孩子写作业马虎了,家长完全可以说,下次再写错,斩立决!孩子一写错,就想到爸爸要斩立决,就开始注意了。
等等吧,只要我们家长用心思考,总能找到很多有趣而又管用的法子。但所有的方法我们都要和孩子充分交流,尤其是我们要让孩子充分表达,不要急急忙忙地表达我们的意见。孩子表达的过程就是思考整理的过程,孩子自己的思考整理远比我们家长的教导强。孩子能表达出来,很多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了;孩子能表达出来,很多时候孩子就会主动去做了。尤其是在制定学习计划上,让孩子自己制定,我们提参考意见。开始的时候,孩子如果不能按计划执行,我们再和孩子商讨是否需要修改计划,让计划更有可行性。或许孩子偶尔有几次不能完成,我们要提醒,要温和而坚定地要求孩子弥补。只要孩子能执行了计划,家长就不要在添加任务了。
家长要幽默而坚定,孩子就会越来越懂事。举个例子:我孩子也好玩手机,一放学回家,拿起我的手机就玩。我一般不说话,因为我们有个约定,玩一会就得给我。她到时间不给我,我就挠她胳肢窝,或者就用她妈妈的手机发个信息:宝贝,老爸现在把胸膛快气炸了。老爸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般情况下,孩子就乖乖把手机给我,开始写作业。不要轻易发火,这样我们发一次火孩子才能真重视。你经常发火,到真需要发火的时候,孩子就没感觉了。
作者简介:贺传庆,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十佳班主任,语文名师,家长教育倡导者。
本文已由作者授权“学生家长团队”在简书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