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sh Course:10分钟心理学速成-【第20集】猴子与

2021-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ado_l

链接: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courseintro?newurl=%2Fspecial%2Fopencourse%2Fcrashcoursepsychology.html

重点

1、依恋(Attachment)

    长久以来,心理学家都认为,依恋仅仅是一种强烈的、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但是,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哈洛关于恒河猴的实验发现,依恋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食物,接触和抚摸,对于依赖、学习、情绪健康以及心理发展都非常重要。

2、熟悉感(Familiarity)

    尽管爱抚和关怀无比的重要,但熟悉感对于依恋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

    而这对于一些生物来说,所有这些成长所需的因素需要被同时满足,并且越早越好。有些动物宝宝会在生命的早期经历发展的关键期,特定的事件必须要发生,以后的成长才会顺利。

3、不同种类的依恋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的“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Experiment)

    不同的孩子对于这种陌生的情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安斯沃思观测到了4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包括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儿童的探索(Exploration)意愿、陌生人焦虑(Stranger Anxiety)、重逢反应(Reunion Behavior)。

    安斯沃斯根据重逢反应将依恋划分为了3个主要的类型:安全型(Secure)、回避型(Insecure Avoidant)、矛盾型(抗拒型,Insecure Ambivalent)。

    依恋非常重要,它塑造了我们最基础的信任感(Basic Trust),并且极大地影响着我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我们自我实现的动机和想要变得坚强的勇气。

4、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主要的社会成就之一是要形成积极的依恋,那么童年时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要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这种自我概念(Self-concept)或者说,对于自我的理解和评价通常在我们12岁左右就已经定型。

    拥有积极的自我形象的儿童更加快乐、自信、独立和合群。

5、家庭的教养方式

    一个模型将家庭的教养方式分为主要3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和控制(Control)有关,分别是专制型(专断型,Authoritarian)、放养型(溺爱型,Permissive)、权威型(Authoritative)。

6、道德(Morality)

   除了逐渐增长的自我意识,另外两个儿童时期和青春期重要的成就是分辨是非的能力(the ability to discern right from wrong)和形成自我的个性(the formation of individual character),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道德。

7、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3水平理论:

(1)“前习俗道德”的阶段(Preconventional morality phase)

    儿童更关注个人的兴趣所在,会从不同的人的不同需要的角度出发,来分别对人们进行道德判断。

(2)“习俗道德”阶段(Conventional morality phase)

    在青春期的早期,道德判断的重心会转移,认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很重要。

(3)“后习俗道德”阶段(Postconventional morality phase)

    成年人的道德标准会变得更加复杂,开始考虑不同的价值观,同时捍卫自身的基本权利。这一阶段,人们的道德推理处于最高水平,个体会以更广泛的道德准则和更加抽象的推理,来进行是非判断。

全文

    你应该看到过,小孩子面对突然的巨响,看到吓人的小丑,或是被商场里奇怪的圣诞老人勾搭时的反应,对吧。没有,那画面没有很美,受到惊吓的孩子,很可能会迅速躲到家长的身边寻找安全感。如果此时,他的父母被特意安排离开他身边,这个孩子会变得更加的惊慌害怕,尤其是当周围的环境非常陌生的时候,这叫做依恋(Attachment)。如果你见过那种粘人的小孩子,你就知道这个名词怎么来的了,他们就是很粘人。

    长久以来,心理学家都认为,依恋仅仅是一种强烈的、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我的意思是,这很好理解,宝宝们依赖着给它们喂奶的人,大一点的孩子则会紧紧跟着能帮助他们生存的人。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哈洛使用一大堆猴子做了一系列实验,使我们对于依恋的理解变得更加明确和复杂。而这个实验毫无疑问,是整个心理学史上最悲哀的实验之一。哈洛夫妇为了便于以后研究的开展,饲养了许多恒河猴。而实验的一部分,是将猴宝宝,在一出生时,就和它们的母亲分离。没错,这就已经很残酷了。

      之后,哈洛开始注意到,猴宝宝对于笼子里放置的毛毯非常依恋。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制造出了两种假的猴妈妈。其中一个妈妈,身体是光秃秃的铁线筒,上面放有奶瓶,叫做铁线妈妈。另一个妈妈,身体是泡沫板做的筒,表面覆盖着舒适的毛毯,没有奶瓶,叫做绒布妈妈。用脚趾头想就知道猴宝宝们更喜欢谁。它们无一例外地更喜欢舒适的绒布妈妈,不论是焦虑的时候,还是需要安慰的时候,它们都黏在绒布妈妈身上。有时候,尽管它们喝着铁线妈妈身上的奶,身体却仍然站在绒布妈妈的身上。

    这个研究发现,依恋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食物,惊呆了很多很多人。事实证明,接触和抚摸,对于依赖、学习、情绪健康以及心理发展都非常重要。随着婴儿的大脑和心理的发展,它们的情绪和社会行为也在不断成长。抚养者的行为,会对这种发展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会告诉你,儿童早期被抚养的方式会深远地影响他们如何看待世界、看待他人和看待自我,更不用说早期教育对他们如何处理压力情景或是面对道德困境时的作用。我的意思是,外面的世界是那么复杂和危险,只会喂奶的铁线妈妈是搞不定所有的事的。

    你可以通过触摸来传达各种各样的情绪,一个拥抱,一个耳光,背上轻轻的一拍,悄悄地戳他,都能够表达意义。宝宝通过触摸来学会很多东西,这是它们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方式。你可以想象到,所有的这些可怜的恒河猴,它们不仅仅只是和母亲分开,它们失去的还有整个群体,所以它们长大以后会有一些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我可能说的有点太轻描淡写了,从这些猴子表现出的迹象来看,它们真的非常不安,从不能正常进食,到不停翻滚,一直发呆,有的猴子甚至开始自残。参与这个研究的恒河猴,大多数都再也没有康复。而那些被迫进行交配,做了妈妈的猴子也根本不知道如何来照料她们的后代。 尽管哈洛的研究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这个实验还是太过残忍,也永远不会被当今的道德标准所接受。猴子,就像人类一样,需要爱。

    尽管爱抚和关怀无比的重要,但熟悉感(Familiarity)对于依恋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当你还小的时候,你的妈妈、你的外婆、你的爸爸、你的动物园馆长叔叔,或是任何一个你感到最熟悉、最舒服的人,他们的拥抱和陌生人的拥抱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熟悉会导致焦虑。

    而这对于一些生物来说,所有这些成长所需的因素需要被同时满足,并且越早越好。有些动物宝宝会在生命的早期经历发展的关键期,特定的事件必须要发生,以后的成长才会顺利。比如鸭子和鹅,它们的关键期在孵化刚结束时就开始了,它们会把自己最先看到的移动的物体当作自己的妈妈,这种所谓的“印刻过程”(印随,Imprinting)几乎是不可逆的,所以事情有时候会变得略尴尬,如果那个移动的物体正好是一只金毛寻回犬、一个人或是一个沙滩皮球。谢天谢地,人类宝宝不会印刻,这个美好的世界会变得面目全非,充满古怪的妈妈,如果它们会印随的话。

    然而,人类宝宝确实对熟悉的人和事物以及熟悉的环境,感到更加舒适,它们会形成情感上的依恋,但依恋的类型并不完全相同。在20世纪7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创设了“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Experiment),来观察儿童不同种类的依恋类型。她将1岁大的幼儿和他们的母亲放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比如实验楼中的游戏室,然后观察儿童与母亲的互动。最后,儿童会遇到一些具有潜在压力的情境,比如一个陌生人会进入房间,和儿童进行互动,然后妈妈会离开。如果小孩子崩溃了,陌生人会试图安抚他们,之后,妈妈会回到房间,陌生人会离开。

    不同的孩子对于这种陌生的情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安斯沃思观测到了4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包括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儿童的探索(Exploration)意愿、陌生人焦虑(Stranger Anxiety)、重逢反应(Reunion Behavior),也就是当妈妈返回时孩子的反应。

    她对这个部分特别感兴趣,安斯沃斯根据重逢反应将依恋划分为了3个主要的类型:安全型(Secure)、回避型(Insecure Avoidant)、矛盾型(抗拒型,Insecure Ambivalent)。她的观察实验表明,大约70%的被试是安全型,儿童会积极地探索新环境,与陌生人愉快的互动,只要妈妈一直在身边。妈妈一旦离开,他们可能会有点害怕,但是当妈妈返回时,他们会积极快乐地迎接妈妈。大约有15%的儿童是矛盾型的,他们害怕陌生人,不停地哭,放弃探索。当妈妈离开时,他们大多数都会崩溃,而当妈妈返回时,他们会表现出生气、抗拒。剩余的15%的儿童是回避型,他们面对陌生人时比较平静,实际上有点冷漠,他们不粘着母亲,当妈妈离开时并不觉得烦恼,当妈妈返回时也不会表现出高兴。

    安斯沃思观察到,敏感、细心的妈妈抚养的孩子通常是安全型。饭反之,那些经常无视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的妈妈,以及那些对于每一件细小的事物都十分在意、高度紧张的妈妈抚养出来的孩子通常是矛盾型和回避型。当然了,那种更极端的和完全不负责的假妈妈一起生活的可怜的猴子们,它们对于不熟悉的情境是极度恐惧的。

    依恋非常的重要,它塑造了我们最基础的信任感(Basic Trust),并且极大地影响着我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我们自我实现的动机和想要变得坚强的勇气,恰如不谙世事的孩子在那陌生房间里孤独的探索。

    那些变得一团糟的猴子还告诉我们,支离破碎的依恋关系,毫无疑问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在虐待或是完全被忽视的环境下长大的宝宝通常是孤僻和胆小的,而许多曾经有过虐待行为的家长在他们小的时候也遭受过虐待。暴露在一系列虐待、创伤和忽视环境下的儿童,在成年后有更高的几率出现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会更容易产生物质成瘾。

    举个例子,对于人手不足的罗马尼亚地区孤儿院的研究表明,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他们在认知测验上的得分,与和他们同时期的在条件较好的收养家庭中成长的儿童相比,表现出患有焦虑症状的几率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多。当然,有一些儿童会表现出显著的自我恢复能力,但失去依恋和关爱,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缺乏经济支持,会给人带来终身的伤痛。

    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主要的社会成就之一是要形成积极的依恋,那么童年时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要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这种自我概念(Self-concept)或者说,对于自我的理解和评价通常在我们12岁左右就已经定型。查尔斯·达尔文提出,我们的自我意识开始于我们能在镜子中认出我们自己时,这种自我认识(Self-recognition)通常在我们15到18个月大时才出现。当小孩儿开始上幼儿园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飞速发展,他们很可能知道自己的年龄、头发的颜色、自己的学名,还很有可能知道自己擅长画画,不是特别会爬树,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和其他人之间的差别和共同点。

    拥有积极的自我形象的儿童更加快乐、自信、独立和合群,所以我们如何将这些美好的品质与安全感灌输给儿童?家长的作用如何对发展产生影响?不论你的父母是冷漠还是热情,严格还是放养,不论他们是打你屁股,还是喜欢口头教育。一个模型将家庭的教养方式分为主要3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和控制(Control)有关。

    专制型(专断型,Authoritarian)的家长制定规矩,惩罚分明,希望你遵守规矩,因为“我说了算!”,对待孩子倾向于不那么亲热。而放养型(溺爱型,Permissive)的家长通常都会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孩子的行为也几乎不进行约束。然而,权威型(Authoritative)的家长在这两种类型种寻找平衡,他们会提出要求,但总是会解释他们制定规则的理由,充满爱又负责任。当然,研究表明,在文化所接受的范围内,在过于严格和过于松散之间的适当的度是最好的。

    现在,除了逐渐增长的自我意识,另外两个儿童时期和青春期重要的成就是分辨是非的能力(the ability to discern right from wrong)和形成自我的个性(the formation of individual character),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道德(Morality)。

    上节课,我们谈到了皮亚杰,他提出道德认知发展3层次模型,分别是无律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然而,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将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修改和扩展,从而提出了他自己的道德发展3水平理论。他的理论强调,我们的道德推断能力在我们的整个生命进程中,都在不断发展。

    科尔伯格的主要研究方式是通过向儿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呈现一系列道德两难问题,然后对他们所做的道德判断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他使用的道德两难问题中,最著名的是“汉斯两难问题”(Heinz Dilemma):一个女人得了癌症,危在旦夕,有一种特殊的新药可以救她的命,但是药店的老板想要多赚一些钱,于是把这个药的价钱定的很高,这个女人的丈夫汉斯付不起那么多钱,他尝试了各种办法,找亲戚朋友借钱,去求药店的老板,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偷了药,他做错了吗?

    科尔伯格并不关心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只在意人们给出的答案背后的推理过程。他将所有被试的答案归纳成了3个基本的道德水平。科尔伯格发现,9岁以下的被试,更有可能处于他称为“前习俗道德”的阶段(Preconventional morality phase)。在这个阶段,儿童更关注个人的兴趣所在,他们会从不同的人的不同需要的角度出发,来分别对人们进行道德判断。所以,汉斯需要那个救命的药,他偷药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但是在第二阶段,也就是青春期的早期,我们道德判断的重心会转移,科尔伯格把这个时期叫做“习俗道德”阶段(Conventional morality phase)。这个年纪的被试,认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很重要,他们会担心汉斯偷了药之后会被惩罚,因为他变成了小偷,这个阶段的儿童似乎担心着“别人会怎么想呢?”

    青春期以后,科尔伯格认为一些人会处于“后习俗道德”阶段(Postconventional morality phase)。这个时期,成年人的道德标准会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开始考虑不同的价值观,同时捍卫自身的基本权利。法律仍然很重要,但有些情况下,比如挽救心爱的人的生命会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一阶段,人们的道德推理处于最高水平,个体会以更广泛的道德准则和更加抽象的推理,来进行是非判断。汉斯偷药是对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

    人们对科尔伯格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他过于强调道德思考,而不是道德行为本身。一个人认为自己应该怎么做,与他实际是否会这么做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也不能等同,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从我们出生在这个星球上,到一岁大时这个期间里,我们依恋的性质、我们对自我的评价以及我们的道德发展,这些都为我们以后的青春期和成年后的人生埋下了铺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