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2020-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千里马会军

俭以养德

一一  从一小块馍花谈起

      俗话说,“俭是聚宝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提起家风家训,我想从一小块馍花谈起。

      这是我亲身经历并规范个人就餐习惯至今的一件小事——

      记得我7岁那年,有一次上午半晌我饿啦,就缠着奶奶要馍吃。起初奶奶不答应,并严厉说“不到晌午吃饭的时候就不准吃”。

      可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哭喊着要,奶奶只得从高挂的馍篮里摸出一块黄面虚糕,然后掰下一小牙(约四分之一)递给我,我赶忙双手捧起就吃,饥不择食啊,感觉味道好极了。可这种馍太松散,还是没捧紧,有一小块馍花掉落在地上。

        奶奶发现后很生气,就责令我马上捡起来吃了。我十分听话,弯下腰用手指去捏,可力道把握不准,竟不小心把它捏碎了——成了更小更小的几块。这一下奶奶火了,对着我的后背就是一巴掌,并严加教训道:“死乖货,你知道这馍花咋来的?从种到收,得经过多少道工序?五黄六月,种下、发芽、除草、松土、施肥、浇灌、一百多天成熟、棒子掰回来、剥皮挂起晾干、晚上加工抠、接着磨成面、最后酵子发面,才蒸成这馍!你怎么就不懂得珍惜呢?”

        我边哭边说:“我错啦,今后再也不敢犯啦!”

        我透过泪眼看到驼背的奶奶蹲下身子,用小拇指在嘴里舌头上蘸了口水,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地上更小的馍花,一个一个粘起来合着土放入口中,并伸伸脖子顺畅地咽下去。

        那是人民公社生产队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当低下,大都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家境,早饭是水煮红薯黄面汤,午饭是黄面窝窝头、黄面红薯面花卷馍,晚餐是红薯叶糊涂面条。一年四季,能不断粮就不错了,白馍就甭想了,只有过年下的时候才能吃到。平时很少吃菜,春天柳絮、杨树叶用开水榨一榨撒俩盐就是美味,秋天挷一把萝卜秧根切成小段腌一腌倒点醋就是佳品。

        馍,是留着让家里干活的劳力吃的,不是奶奶不心疼孙子,而是当时粮食极其匮乏。哪象现在物品极其丰富,供多于求,吃啥有啥。

      一小块馍花,何等珠贵!发人深省,刻骨铭心,回味无穷。抚今追昔,天翻地覆,饮水思源,我无限感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节俭的家风决不能丢!

        小到一家,大到一国,成由勤俭败由奢。同学们,行动起来!生活要节俭,吃饭要光盘。陶冶我情操,受益到永远。

      小家是国家的一分子,国家是小家的大组合。家风是国风的一小缕,国风是家风的大汇聚。家风正了,社会风气就正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