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随想-如果可以选择,我愿穿越回到汉文帝时期
电视里,时下流行穿越剧,漂亮的男主角或者女主角一不小心就回到了古代,在那里遇到了真命天子,简直是跨越时空来爱恋,好不浪漫!
我也想了一下,如果可以选择,我愿穿越回到汉文帝时期,当然不是为了爱恋,只是因为书上把汉文帝时期说得太好了。
言论自由。汉文帝鼓励全民进谏,皇上哪里做得不好的,大臣们、百姓们都可以尽情述说,这样才能知错就改有进步啊。即使老百姓说些不好的、不对的,也不追究责任,没有什么诽谤不诽谤的。
这是多么开放的言论表达环境啊。我在想,要是有互联网,是不是也不会有屏蔽手段了。
上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後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千方百计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对农民,免去田地的租税。收成不好的年节,诸侯们就不要上贡了,朝廷、官员的开支都缩减,钱粮用以发给老百姓。
对于战事,能免则免了。和匈奴的对抗中,只是坚守边疆,不深入用兵,“恶烦苦百姓”。
别的皇帝上位,都是大兴土木,修宫殿、修阳陵,看秦始皇的,那阵仗,动用上百万劳力。而汉文帝了,如下所述,衣食住行全部要节俭,想做个露台,但要百金,就觉得太浪费,想想还是算了。这种以身作则的为民考虑,实在是难得。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对百姓仁义,放松用刑尺度。
废除了连坐制,一人犯法一人当,不再连累家人。废除了肉刑,这在那个年代是不可思议的,想想前几位掌权者,活埋、烹、宫刑、人彘,这样的重型手段很多。汉文帝有几句对于法的说明,我觉得至今看来都特别理智和到位。他说: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
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
说得太好,并不是重刑下百姓就能老老实实,只有良好的教化之下,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遵纪守法。秦的时候,用的就是高压重刑,结果百姓揭竿而起;而先前舜帝时,对于犯法的人只是做衣服标识,但就是很少有人犯。
总是反省自己,愿意以百姓为重。
当然无法确知这汉文帝是否真心的如此谦虚,但行为上来看确是如此。天灾了,老百姓犯法了,有敌人入侵了,诸侯们有意见了,等等,都是先反思自己,觉得是自己的德行不够,导致这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了,更加的对自己严要求,希望做更好的自己,让百姓们没有意见,让上天对自己满意。
无私。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皇位继承制的。但汉文帝,竟然有和大臣们说出皇位应该让给贤德之人,不一定是自己的儿子,这种气度,在长长的以儿子为贵的岁月里,是值得赞扬的。
这样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这样一位仁义、谦虚,这样一位处处以百姓为重的皇帝的带领下,封建社会开启了它第一个盛世-文景盛世。
这样的领导人领导下的社会,对于我这样的平民老百姓,很有吸引力。如果穿越回去看看,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