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再野的迪,撩再正的妹,也比不上过年回家时的迫切
春节之于国人,意味着万神归位,各回各家。无论是称呼一下从Linda、Mike转变为婷婷、峰峰也好,还是穿着一下从各式各样的正装礼服转变为各种色彩艳丽的“妈妈牌”爱心睡衣也罢,这些转变都如此亲切地告诉我们:回家了。
蹦再野的迪,撩再正的妹,也比不上过年回家时的迫切多少次奔走在他乡,《春夜洛城闻笛》涌上心头,句句穿心。如果这不是诗而是酒,我想我们早已醉过千百万次。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飞机、火车带我们突破了地心引力,甩掉了心里隐藏了许久的别扭和阴霾。回家的路上,总是艳阳高照。去你大爷的工作计划和未来打算,滚你妹的无私奉献和劳模先锋。此时此刻,我们心里只有爷爷奶奶期盼的笑容,以及爸爸妈妈桌边的等待。我们在意的是,爷爷奶奶常常在电话那边说的身子骨还硬朗,是真是假;爸爸妈妈说的地里的庄稼年年丰收,到底掺了多少水分。
终于我们到家了,黑子还是跟往年一样,摇着尾巴在村口等着;家门口那条泥泞的烂路,也都铺成了水泥路面;推开家门,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一句句质朴的关怀,还有家里才有的豆瓣的味道,迎面扑来。虽然年年都一样,但也年年不一样。
看着爷爷奶奶满口逐渐脱落的牙齿,爸爸妈妈两鬓悄悄爬上的白发。不管我们上着多牛的名校,蹦过多野的迪。不是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我们的梦想不会无缘无故的插上翅膀,又或许我们早已在生活中失去了坚持的底线。回家了,好好陪陪他们,也就不要再到处乱跑了。
老家的清晨,是睡不了懒觉的。一早的厨房是各种切菜、和面,伴随着锅碗瓢盆的交响乐。都知道吃不了这么多,可菜品的种类是绝对不能少的。对于团年饭这件事,老一辈比我们任信多了,最野的兔子,最肥的羊。腊鱼腊肉每年味道都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光照时间的不同,咸鱼的味道总是会有区别。热气腾腾的火锅,活鱼还在乱跳,被扣上的蒸菜充满着惊喜。年年有余,蒸蒸日上,就连清炒的菜台都带着一股仙味儿。
蹦再野的迪,撩再正的妹,也比不上过年回家时的迫切团年饭都是从祭祖开始的,不忘本,落叶归根,才是最踏实的年味儿。早饭+午饭的团年饭,在鞭炮中开始,在酒足饭饱的意犹未尽中结束。吃过团年饭,若是艳阳高照,一打家人会搬着桌子,在太阳下打麻将;若是大雪纷飞,一大家人会围着火炉,当然还是打麻将。有的时候会凑上好几桌,扭过头串桌儿,看看爷爷手里的一手好牌,或者关心下奶奶的输赢,时间在每一个人身上慢慢挪过,一点都不浪费。
春晚赋予的并不是精彩的节目,而是一家团聚的共同话题。老少皆宜的节目,就算上个节目错过了,下一个接上,大家还会一起进入到同一首歌。看着节目,谁都要插嘴说上几句,随便打断对方的话,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岁月在一句句家长里短中飞逝,无聊但都宝贵。
蹦再野的迪,撩再正的妹,也比不上过年回家时的迫切守夜到12:00点是必须的,准时点燃鞭炮出门迎接新的一年,不好的一切都会归零。和爸爸妈妈一起仰望烟花绽放,才能体会无论在外面多么豪情万丈,此刻都希望他们永远年轻健康,缘起永不会灭。
鸡年就此罢笔,去请假了,回家过年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