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实力发挥到极致,就是最好的关系
-1-
我承认,我曾经坚定地认为关系是个贬义词。
我仔细想了想,那样的坚定源自我的成长环境。从小到大,我听到父母的导向都是要自强,要靠实力说话,和别人真刀真枪地较量。
我的祖上几辈皆贫农,爸爸17岁从农村来京参军。一无背景、二无关系的他,赤手空拳地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敬业,30岁就当上了团长。这是他的荣光,也是我崇敬的榜样。
所以学生时代的我思维超级简单,一门心思地好好学习,拿成绩说话。
可是慢慢长大,学习、更准确讲是考试的占比越来越低。不再有标准答案,也没有白纸黑字告诉你准确的得分,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是模糊的。
好和坏没有鲜明的界限,于是关系的亲疏远近便开始上位成了评判的主要依据。
我的不适感愈发强烈了。
上学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想破脑袋,各种精心准备,只为了能赢得名师的青睐,迈进师门。可是有人竟然可以直接面见校长,并由校长来亲自安排最合适的老师教学。
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为了完成任务而苦苦挣扎。可同样是不堪重负,有人竟能够借由关系,轻盈地就脱离苦海、转身离开。
仅仅因为他们有关系,就可以如此吃肥丢瘦吗?那公平又何在?
每当看到类似的情景,我的心里总会生出很多很多的感伤,越想越是悲凉。
-2-
就这样,我继续怀抱着对关系的抵触情绪,在阵痛中慢慢成长。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了对自己的负面反馈,竟是因为关系。
在大学乐团任干部到期限之后,我举荐了直系师妹作为继任者。后来我听到了他人的抱怨,师妹不过因为与我的关系才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义愤填膺的架势,与我曾经的感伤一模一样。
而此时,我脱口而出的辩驳是:我了解她,她有如此这般的优点足够胜任。
这是多么自然的回应。可如今再细想,那些曾经让我艳羡,甚至愤愤不平的“关系户”们,何尝不是如此呢?
怎么我就绝对是公平的,而他人就一定满怀私心呢?
关系的背后,隐含着了解,甚至是喜爱,更有信任的背书。个中的价值固然很难衡量,可是拉开那样的差距也实属合情合理。
于是我开始意识到,从前愤愤不平的感伤中,多少夹杂了些嫉妒的酸味。吃不到葡萄,难免有些失衡。
在我的心中,我的确没有因为关系亲近就徇私情,可这在旁观者看来就是关系的结果。
可见不同认知的差异,无非是所占的角度不同而已。换个角度看来,关系只是人之常情。
由此,我对关系这个词的情绪也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从绝对的抵触慢慢转向接纳。
还有一点催化了情绪的转变,就是我逐渐明白倘若徒有感伤而没有行动,一切毫无意义。
第一步就输在了基因上,没有光鲜的家世和父母,起跑线就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再怎样感伤,只会给自己添堵,而那条起跑线依旧不会因此前进一厘一毫。
不如趁早,断了这些颓废的念想。
-3-
对于毫无家世背景的我们,关系看似远在天边。其实,近在眼前。
因为在我们这里,关系就是实力。
既然没有父母代替打点,也没有各方神圣对我们关照有加,与其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先天既有的一切,不如主动去搭建以自己为核心、向外扩散的关系网。
我不能左右分派给自己任务的多少和难易,但至少可以做到全神贯注地投入,不论多难的任务都竭力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赢得对方的认可和信任,就是关系的开始。
我不能奢望所有人都把自己放在心上,但至少可以先做到真心对待每一个身边人。这个世界总是需要你先付诸善意,才可能有善意回馈的。而这一次次善意的回馈,就是建立依赖感的根基。
关系的固化,恰恰是获得了别人对自己的依赖才有可能实现。
得天独厚,坐享其成固然是一种幸运,但自力更生却是一种更高阶的姿态。
它象征着我们生命更高的价值,不攀附于任何人,独立地绽放自己的精彩。
所以,关系是真的遥不可及吗?
当然不是。
你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到极致,那就是最好的关系。
如果你相中了我的文章,可以联系我的大军师扣舷哟,嘿嘿,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