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西中考作文——淑敏老师示范篇 (《满分节奏》2020已
【原题再现】
绽放的不只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层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份未表达的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些东西,藏着就好;有些东西,在那一刻绽放。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5分,含书写分5分)
题目一:那一刻的绽放
题目二:藏在心底的____
写作提示:(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4)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写作思路】
“那一刻的绽放”关键在于“那一刻”和“绽放”。
“绽放”提示我们应着眼于积极的、美好的方面进行选材,“那一刻”则说明“绽放”之前有一个漫长的蓄势过程——“藏”。就像蝉的“三年不常鸣,一鸣则惊人”一样。
“绽放”是果,有果必有因。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叙写“绽放”之因,“藏”之始末。即“绽放”前经历了什么?或说怎样的“藏”才有了“绽放”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或感悟。
所以,“那一刻的绽放”“藏在心底的 ”这两个作文题,其实是同一个。
所写《那一刻的绽放》以一个“盲女”的成长轨迹来表现“生命的绽放”;双线叙事构建全篇;使用第三人称来客观叙事,“她”“他”间,交错互补。
所写《藏在心底的期待》是以同样的素材,用“期待”串起全篇,只是采用了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类似心理独白。
总之,同一素材,两篇文章,不同叙事人称,立意大同小异。
【我的下水作文】
那一刻的绽放
她抬起头,感受荼蘼的风。
他推开窗,迎接熹微的光。
01
今天就要离开这里了,她心里一声轻叹,木然的眼睛里似乎没平常那么空。在这暗黑世界生活了三年,依旧会有些不习惯。她慢吞吞从墙角起身,摸索着换好衣服,本想拿上盲杖就出去,却又在原地停下。静立片刻,她用手一点一点摸过自己的头发,似乎能看见那些不听话的小碎发。之后,她拆开腰带,重新打了一次蝴蝶结,再用手郑重地压压。今天,似乎和往常有一点不同,她淡淡一笑,拿起盲杖,走出房门。
02
他看着很有迎新气氛的校园,心中难掩激动与紧张。
这还是他第一次筹备特殊孩子的入学。一大早,他满校园跑了个遍,检查昨天就准备好的一切。去新生接待处叮嘱胸牌的颜色不能发错,去艺术部强调音乐曲目务必要欢快,给校园路口引路人交代细则,给即将代表学生发言的小朋友和大朋友做心理疏导……
入学高潮过去后,他出现在校门口,亲自迎接迟来的一些孩子。当他看见闭着眼睛的小姑娘握着一根细细的盲杖从拉开的车门探出,小心地敲击着陌生的地面时,不由抬手整理了一下领带。那些敲击声里,他听到了她在陌生环境什么都看不到时那特有的不安和慌乱。
03
她侧耳细听着周围欢快的声响,恍如隔世。三年前的那场车祸,让她失去的不仅是光明,还有她的父母、家和所有的欢乐。有时候,她宁愿自己当初随父母而去,也不愿像如今这样一个人孤独地、枯萎地、没有期待的活着。她现在才9岁。
一路走,一路嗅着花香,她听到好多人和她问好。有叫她“小丫头”的,有叫她“宝贝”的,有给她递气球的……这让她羞赧又新奇。这里似乎很大、人似乎很多,她摸了摸腰间的蝴蝶结,心里那些无助和茫然忽然就消失了。
她想,这里一定是个美丽的地方,木然的眼睛里似乎绽放出了丝丝缕缕的光。
04
亲眼目睹了她的蜕变后,他总会忍不住为她骄傲。
他是她的启蒙老师,她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他旁观了她用十年时光绽放出的芳华。
没有人知道她为了那张“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通知书付出了什么?就像没有人知道她指腹上的厚茧一样。没有人知道她为了那一刻,忍受了多少在黑暗中等待的日子?
等待,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枯燥的,但对她来说,却始终是在汲取生命中的精华。她就像那蝴蝶,蜕变,然后绽放。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05
她很感恩他的盲文老师。他告诉她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告诉她有盲人高考。
于是,她木然的眼睛里面,悄然停放着一些期待。于是,她的双手总在不停地摸索。摸索着学英语,做数学……,摸索着“见识”这个世界的多彩与美丽、宽广与多元……
坐在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的那一刻,她忽然泪如雨下。回看生命里的过往,有荒芜时刻,亦有芳草萋萋。就像海涅说得一样“严冬劫掠去的一切,新春会给你还来”,所以,永远不要放弃期待,只有期待能疗愈生命里的暗伤。疗愈之后,生命绽放出的芬芳才会更恒远持久。
她抬着头,静默地看向天空,虽然看不见天空的群星璀璨,银河如瀑,但却能感受到那从未见过的美丽……
藏在心底的荒芜与期待
当我坐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新生典礼的礼堂上泪流满面时,没有人会知道我藏在心底的那些绝望、荒芜、黑暗以及期待。海涅曾经说过“严冬劫掠去的一切,新春会给你还来”,的确如此。即使你遭遇最暗黑的时光,也请不要放弃期待,因为只有期待才能疗愈生命的暗伤,只有期待才能让生命绽放的芬芳更恒远持久。
在我6岁那年,听到亲戚们说我是个不祥的孩子,说我克死了我的父母。
那场车祸不仅带走了我的至亲,还让我从此陷入黑暗。对,从车祸中醒来我的眼睛就看不见了。那个时候我就像个提线木偶,随便哪个亲戚把我带走,也不会反驳一句。父母经营的公司归谁管,谁就是我的监护人。在他们的争夺中,幼小的我心底泛起的是一片荒芜。
也许是怕被我克死吧,我还是住在原来的房子里,只有一个雇来的不知样貌的阿姨照管着我。我在那住了三年,除了吃饭睡觉,不是窝在床上发呆,就是坐在地板上发呆。就像荒芜到极点的花朵,不期待任何的雨露。每天就是在黑暗中坐等天黑天亮又天黑……
直到9岁,叔叔托朋友把我送到一所很好的学校。是真的很好!
在那里,我才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比我不幸,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人。那里有不少人和我一样看不见,也有不少人能看见但是听不见。在那里,我生平第一次感到不再孤单,生平第一次感到被需要,生平第一次开始在黑夜里期待明天的到来。我开始主动地去适应那里的一切——我成了别人的耳朵,别人成了我的眼睛。
在那里,有我期待的盲文课,有盲人读物阅览室,有可以把文字转化为语音的盲人读屏软件;在那里,还有我的快乐和远方的梦想……
一年,两年,五年……我空洞木然的眼睛里面,悄然停放了更多的期待。我想像正常人一样去上大学,我想亲手去触摸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但我只能把它们藏在心底。
我知道,我说出来会有人笑我,笑我的那些期待正好诠释了什么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他们会说咱天生就是个做推拿按摩或音乐表演的,你非得和正常人一样考什么大学,还真是瞎扎腾……
可是,在每一个醒着的时光里,我不想只是期待。“看”过的那些书让我明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哪怕是不被祝福的生命也值得去拼一个无悔的未来。于是,我拼命三郎一样开始用双手不停地去摸索。摸索着学英语,摸索着做数学,摸索着学地理……在盲文老师的帮助下我还学会了使用盲文打字机来学习答题,这样,就不怕指腹上的茧子增生到需要修剪了。慢慢地,我感觉周遭的黑暗不再,因为我心里“见识”了这个世界的多彩与美丽,宽广与多元。
藏在心底的期待,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变成了现实。
我参加了盲人高考,考场上并非只有我一个考生。那一瞬息,我忽然明白——奋斗的生命体从来不孤单,隔着时空,有人和你一样靠着藏在心底的期待而踽踽独行。某天,定会众行至远方……
而今,回看藏在过往里的荒芜和那些黑暗里的期待,才知那是支撑我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