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静茶修学堂 | 懂得审美的人,不止是生存而是在生活了

2017-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山下喝茶指南

寒露,秋意浓,蝉噤荷残。

晚秋将至,

我们迎来了第十五期【泡好一壶中国茶】课程。

学员们满心欢喜随秋风而至,

让我们结缘在上海和静茶修学堂。

借茶修为,以茶养德。

· 和静茶修

茶修秉承 “ 精、行、俭、德 ” 的茶道精神,

在泡好一壶茶的基础之上,

践行 “ 和、敬、简、致 ” 的生活方式。

茶修的宗旨是 “借茶修为,以茶养徳”。

即从一杯茶中汲取智慧,并结合时代需求融入当下。

归真生活,滋养生命,

从而达到内外兼修、同养太和的美好境界。

感恩茶友们从全国各地赶赴上海和静茶修学堂参与我们一月一期的第十五期【泡好一壶中国茶】课程。一期一会的茶修是一次次善缘的积累,在这里,我们为茶、为健康相聚。回顾四天的课程,与大家分享每一位茶友在这过程中满满的收获和喜悦。

课程分享

短短四日收获的不仅仅是茶的专业知识

还有对茶道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体悟。

· 学员分享

“ 茶人的那种豁达、淡定的态度,特别的打动我。

不论是日常的泡茶践行还是深入学习茶的知识,

在之后的生活中,都会不断的去提升自己。 ”

【老班章】冲泡练习

· 学员分享

“ 在这里,除了与茶在一起

还有对茶器搭配茶席审美的提升。”

朴素中器物独特的艺术美感

茶席中茶器·茶品间的美学组合

· 学员分享

“ 在这几天的品茶过程中渐渐发现,

原来每款茶使用不同的器皿,

泡出来的心境和味道都会不一样。 ”

· 学员分享

“ 特别享受茶课的氛围,

同修之间大家一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互相指出彼此的缺点,就都能及时的去修正。

这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践行中修正的力量

每一天的茶课都充满了期待。

整整四日,日日共修,与茶同行。”

· 学员分享

“ 在今后的日子里,

不会停止泡茶、寻茶和学茶的脚步。

在与茶在一起的过程中逐渐增加自信,

不只是碎片化的学习,而是找到一个脉络,

然后逐而在生活中不断地践行。

在付出中收获自信。”

紫砂壶吊水线练习

观察冲泡后茶叶的姿态

· 学员分享

“ 带着一颗真正渴望了解、

学习如何泡好一壶中国茶的心,

百忙中抽出四天的时间将自己交给这一杯茶。

建立对茶历史的认知,

以及对茶的真理的追求来到这里。

做任何事情都要寻找正道,而不是盲走偏门。

宁可不学无术,哪怕被嘲笑无知也无畏。

但是一旦下定决心就一定要向真相靠近。

通过佳佳老师的引导,

今后不论在茶修中,还是生活中,

都能变得更加的包容利他,尽自己的道。

对于我来说茶门便是带领我,

走向真理的第一道门。”

和静茶修学堂让我收获了系统的茶知识,

以及专业的行茶仪轨、冲泡方法。

课程的最后一日

学习如何在泡好茶的同时品鉴茶汤

修习建盏碗泡法

【95年茉莉荔枝龙珠】

与同修们在喜悦中共修共进

· 结语

手上的这杯茶固然重要,

但切实的为身边的人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才是真正的茶修。

借一杯茶,去结更多更美好的缘分。

· 讲师寄语

“ 非常感谢各位,

首先感谢你们的信任和接纳。

特别赞同彭老师说的那句话,

在某一个时空,或是某一种角色里的时候,

当我们在成为茶人时一定不忘初心,

做一个温暖、喜悦、利他的人。

期许每位学员在生活中践行、传播茶的美好,

在此之前首先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去接纳一杯茶,

才能体会到中国茶的漫妙。 ”

· 课间茶点

感受茶器与食器带给生活的美学

茶修·陈佳雯

上海 | 和静茶修学堂

山下工作室(长宁店):

上海市长宁区剑河路888号田园别墅21栋

山下工作室(徐汇店):

上海市徐汇区余庆路110号54号

课程顾问:18217708813

陈佳雯简介

陈佳雯,当代知名茶人,上海和静茶修学堂创办人,茶修精神的坚定践行者和推广者。陈佳雯老师习茶多年,师从中国茶修第一人王琼老师,曾与王琼老师一道在多场大在型茶事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如第九届、第十届中国禅茶大会。在全国范围内主持主办茶会300余场,成长为青年一代茶人领军者。陈佳雯老师曾策办台湾陶艺大师陈正川、吴伟丞、李雅雯器物联展,日本陶艺家安藤雅信器物展,日本硝子器物展等著名茶器物展。其打造的山下工作室,是上海最著名的茶室之一。这个中式美学文化空间,以明代家具为呈现载体,通过红木勾勒出层次分明的线条感,同时又融入简约的当代风格。陈佳雯老师一直致力于传承中国古典的、美学的文人茶道,遍访大陆、台湾、日本顶级匠人、茶人,以专业的茶、高度审美的器皿以及造物的能力,在中国茶道美学领域独树一帜。2015年在上海成立和静茶修学堂,传播茶修课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