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必须要知道的十件事(三)
今天讲第三点之前先回顾一下之前的内容,第一、是否满足购买条件,虽然有很多保险从业者,造成了保险好像谁都能买的状态,而决定保险能不能赔的原因在于买保险的人。第二、想用保险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是的要明确买保险的目的想要用保险解决什么问题。在这些都清楚的情况下,就引出了接下来的问题。
必知第三件事:准备花多少钱来解决配置保险的问题。
在第二件事中我们提到有很多看起来“很专业的保险从业者”说你保险买错了的最大原因就是你的保险买贵了,还有更便宜的,我能用更少的钱解决你的保险需求,诱导客户退掉原来的保单,购买新的保险。
他们常用的技巧是利用客户的信息不对称,对之前所购保险放大其弱势,缩小其优势。让客户对他个人产生专业形象。然后对自己产品进行优点放大,掩饰其弱势。来进行双向对比。更有甚者拿不同类型的产品对比价格。比如:带寿险责任的重疾险和不带寿险责任的重疾对比价格,长期意外和一年期意外对比价格。然后得出结论纯重疾便宜,为什么要买带寿险责任的?如果想要寿险责任再买一份春寿险的保险就可以了。我想告诉那些人,纯重疾+春寿险两份保险所用的保费真的比你持有的那份保险更便宜吗?很多时候答案是否定的。
上一段的内容也许会有很多人没看懂,那就对了,说明你没有判断保险产品是否适合自己的能力,还有啊,保险公司都是盈利性质的,没有慈善机构,他们不会设计超出市场价格调整的产品,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有很多家保险公司。也没有保险公司会出赔钱的保险产品,因为都是盈利机构。按这条逻辑来看市场的调控下每份保险合同的定价都是趋于平衡的。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坑”或“不坑”的产品。在市场的调控下坑的产品没人买,公司利益受损。不坑得的产品买的人太多公司利益受损。
在这种逻辑下设计的产品却被一群好像“专业人士”评头论足,做出各种比较证明,之前买的产品很差劲。
要用保险解救特定的问题,不同的保费有不同的配置计划,1000元有1000元的计划,10000元有10000元的计划同样100000元有100000元的计划。如果有一天你年交保费是10万元,有“专家”告诉你你被坑了,我这里有8万元就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了。给你个建议,请他出去,如果换成他这套新的方案,你会在看不到的地方损失2万元的保险价值。
一篇文章一件事,事分黑白两面,从来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错。本身就是一片触犯大多数人利益的文章,有争议很正常,重要的是对谁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