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

8部门要对直播“下手”了,虎牙斗鱼被批评,可我却想聊点别的

2020-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思考着的许一一

就在昨天,央视新闻报道了虎牙等游戏直播平台的乱象。

是什么呢?

它们是借着“停课不停学”的名义,利用平台做课程直播,但是你会发现,要进入到所谓的【网课频道】,你必须要“路过”整版的游戏直播频道、户外直播、美女直播等等。

最终来到了目的地,进入了网课要开始听讲了,结果发现,直播页面的周围,充斥着各类游戏的广告、推介。

可想而知,平台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了。就是利用这个现在大量上网课的风口,抓紧引一波流,捞一波金。

要知道,这对于游戏直播平台来说,不仅机遇好,而且这些用户又有极高的“精准度”,都是学生。

从小学到大学,对于游戏有爱好的学生,毕竟是不少的量级,这样的一批人,打着在线学习的招牌,明面上有国家导向支持,私下里又能大量地吸引日活、广告,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虎牙,老牌平台斗鱼等同样也被点名了。

1 游戏直播的本质,是榨干游戏爱好者的每一秒时间

听上去,直播打游戏这件事,有些匪夷所思。

为什么呢?因为愿意看的多半是自己也玩游戏的人,但是,难道看别人打游戏,比你自己玩游戏更有满足感吗?本身就是游戏爱好者,为什么要看别人打游戏呢?自己上手不有趣吗?

其实,几乎所有直播游戏的网站,都是在榨取这些玩游戏朋友的时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利用游戏的核心机制:成就机制,营造一个属于游戏的“文化母体”:这是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机会成为王者的地方。

于是,直播平台提供了所谓的“秘籍”,也就是这些主播的直播,并通过大量的媒体宣传,让你感觉,只要多看看这些直播,你的水平也会有所提升,他们只会告诉你,某某普通玩家通过看直播,有一天真的成了王者、成了职业选手,登上人生巅峰。

但是,平台并不会告诉你,这些在顶峰的人物是多么年轻、以及多么有天赋。

二是利用了游戏爱好者的“休息”时间。这一点上,我曾经在大学里特别做过一个调查,多半大学生观看直播的时间,其实是例如他们玩好几局对战的一个休息期。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网吧熬夜冠军”,打几局游戏,我也有过这种感受,就是真的很劳累,眼睛累、手累,但又并不想睡觉的那种。

于是,有些人选择看会儿电视剧,但是还有些人就喜欢去看看直播,作为一种前面玩游戏的“余温未散”的释放。

通过这两种主要的逻辑,加上直播这样一种非常特殊的、能够极大满足人们原始的“窥视欲”的形式,直播平台令这些游戏爱好者欲罢不能。

2 好好的网课,怎么就跟游戏平台扯上了关系

一一有段时间也很喜欢看游戏直播,直到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打开网站时候的“震撼”。

当时我以为我中病毒了,那满屏的狗皮膏药,以及各种复杂的玩法、虚拟币、礼物、会员、活动,甚至把最重要的直播页面都快盖住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商业化气息浓重、充斥着娱乐内容的网站,为什么会跟网课扯上联系呢。

其实很多人只看到了第一个原因,却忽视了另一个。

首先,其实我前面已经提到了,是这些平台主动的希望引入的,能够借全民上网课的时机,让平台有一个非常合理的由头,把学生都吸引上来。

一方面学生也很高兴,这样可以找个理由看游戏了,平台也更加高兴,能够引流、做广告,实在是天然的流量发动机。

可是,第二个原因,我们可能并不注意,这还是一一听几位教师朋友说的。

她告诉我,原先其实她用了一些学校里面推荐的平台、软件直播,这些软件有个共同点,就是“很卡”。

她说用它们直播上网课,根本没有哪一次是从头到尾顺利结束的,最常见的就是卡顿,不是学生卡,就是她卡,跟网速也没有关系,绝对是软件本身的问题。

这就很有意思了,没想到最终是因为技术的原因,使得很多老师情愿用一些大流量的平台直播,也暂且先不论对方的娱乐属性、商业属性,只要好用、不卡就行。

而平台方显然也是发现了这个痛点,干脆开一个网课频道,反正它也没说自己只做游戏直播。

3 整改之余,期待政企校三方合力研发优秀的产品

说个题外话,这就让我想起一一以前在公司申报项目的时候,遇到某些被第三方外包的申报平台,不仅是出错频繁,那个UI界面、体验度也是低到发指。

到了网课这件事上,我们一方面期待这次8部门联合整治可以尽快给那些想趁机捞一笔的平台好好敲敲警钟,明确其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的分割。

但同时,一一觉得,一定要治标还治本,通过政府、学校加上技术企业,一起去研发一些真正能用的起来、跑的起来、不会卡顿体验良好的网课平台才是根本途径。

毕竟,在魔兽争霸旁边出现一个教汉语拼音的老师头像,还是一件非常魔幻现实主义的事情。

你们觉得呢?

徒步看天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