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关系等于占有欲最小化?
Open Relationship,即开放式关系,1970 年开始在美国被提出,强调的是关系双方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开放自己的信息和想法。从性的角度,他们不认同一夫一妻制和恋爱关系中的排他性,也不要求伴侣性方面的绝对忠贞。两个人都可以在保持彼此关系的前提下和其他人发生性关系。
因着「奇葩说」某一期关于「开放式婚姻」的讨论,Open Relationship 一下又成为了热词,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多月前,我在一个在线沙龙平台上发起了一次「开放关系等于占有欲最小化?」的线上沙龙讨论,出乎意料地收到了许多回复。在此节选部分沙龙实录,呈现各方观点,以供诸位思辨讨论。
沙龙主人发起讨论
所谓的开放关系(Open Relationship),关系的双方可能会同时拥有一个或以上的长期或者短期伴侣,这种伴侣的形式可能是短期约会,或者是长期的婚姻等等。简单来说,就是双方都不认同一夫一妻制或恋爱中的排他性。
▲萨特与波伏娃
但我一直认为,真正能达成开放关系的两人,必须在彼此心中有不可替代性。他/她不必定能满足你所有欲望,但却能给予你他人无法给予的东西(无论是精神契合还是性方面的契合)。所以对我来说,开放关系更像是,双方达成对方可以“出轨”的一致,并对于对方“出轨”这种行为有一种“so what”的感觉。即拥有“他/她依然需要我”的自信。理想的开放关系应该是更霸道与无法攻破的联系,俩人间存在一种命运归属感。“你上过别的人/被别人上过但依然还是我的人”是一种多强烈的占有欲啊!(在此不讨论纯粹以开放关系为借口的情况)
讨论内容节选
【参与者:妮娜霓】
这个问题看看隔壁大总统奥朗德先生就好了么。法兰西人民领先世界水平五十年。婚姻现阶段在贵国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养不活自己必须两个人,原始的生存和经济需要而已,所以才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婚房撕嫁妆撕。在经济层面做不到独立,就不要花时间谈基于人格独立才能讨论的是否精神应该绑定了。
西方的纸昭告上帝,东方的香拜给祖先,但爱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的事,天佑不能,只有自己说了算。所以爱无关种族,无关性别。"It just happened at THE moment, and u just happened to be the ONE." ——结论,marriage 是社会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一种经济契约,目前贵国的社会福利和法律体系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停留在同一水平(落后法兰西 N+50 年好了),既然没有相应的福利和法律保证各人独立成长生活与终老(例如非婚生子女户口和待遇问题),那就不要谈 open 了。
至于说你拿了法兰西护照,那当然可以 open ——既然都 open 了,又要 marriage 做啥?回到本文开头的栗子,事业照旧,生活照旧,甚至不结婚也可以生子,生完了子也可以依旧不结婚,这是你各人或者你们两个人的问题,不管别人的事,别人也用脚投票说“我们同意你的不管我们意见因为我们不想管”。
【参与者:Gloria】
我记得以前看过别人分析信守一夫一妻的三类心态。
一个是利益约束,打破制度对自己不利于是才不得不遵守规定;二是道德信仰,将一夫一妻制本身视作道德的要求,并不一定是对伴侣本身有多重视,更多是对制度所代表的道德立场的信仰;第三就是精神归属,两个人所共同存在的世界是现实世界中其他人无法涉足的,自成一体,相互信赖。
我却觉得对感受过第三类关系的两个人来说,一夫一妻和开放关系是共存的。在现实世界和其他人发生再多关系,也没法打破相互归属的信赖。他们既然已经拥有彼此,行为上的开放也无所谓,不过是共同体验世界的方式而已。
【参与者:Rin】
纸牌屋里 Francis Underwood 和 Claire Underwood 之间的关系就是很开放的关系,参见第一季。我觉得超级羡慕(不是羡慕能有外遇,而是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够如此牢固)。
然而我并不知道如何能够建立起那么牢固的关系,这是因对象而异的吧,而且会是茫茫人海中的那一个人。不是每一个伴侣都有和你成为开放关系的潜力咯。
【参与者:枫糖浆子】
必定有一方不平等的那种,至少不是我理解的开放关系。我认为的是双方有差不多的心理基础和认识,一方不平衡的……就是很糟糕的那种情感关系吧。
【参与者:Yee Lee】
波伏瓦更像是萨特的老妈子,是袭人之于宝玉。有部电影好像叫《天使之恋》,仨人够开放。
【参与者:Agioia】
个人觉得,爱情的种类太多,就好比曾经看过一本儿书里说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信仰,你是异性恋,god is everything,对同性恋接受无能;然而在同性眼里,everything is god。open 与 close 只是一种相处模式,界定是否爱是否决定爱还太浅。
【参与者:花泥】
当你真正与某些人达成开放关系时,你就开始渴望唯一了。
【参与者:表姐】
对,像我与金城武,百分之三百开放。
【参与者:MANDDD】
当初和初恋在一起时候,俩人都小。也投入,但也放不下对成年之后精(乱)彩(搞)生活的憧憬。当时就说,想要只有开头和结尾的爱情,中间不耽误各自享受生活。 现在,我们就像表姐和金城武一样开放。:) 回归原题,觉得开放关系关键在于三观一致,对彼此的高度认可和信任,坦诚和平衡(两人的第三方情人炮友数目相当/或一方有其他特充实精彩的个人生活)。
【参与者:Birdy】
虽然失去一棵树的唯一占有权,但是某种程度上获得了走遍整个森林的许可证。
【参与者:said】
这个论题让我想到陆兴华老师关于“占有”和“亵渎”的笔记。贴一段。黑格尔在谈到什么是占有时,把占有分为四类:❶身体抓握。这是最低级的占有,你只能部分地去占有对象。❷标记和指认。这时你可以整体占有了,就像出租房子的人比实际住在房子里的人更加占有房子。❸人自己对自己的占有。到这一步你已经开始自我意识的提升了。❹用心灵去占有。如写作、创作,这是黑格尔认为最高级的占有。真正的占有,要像钢琴家熟练地弹奏曲子那样去占有。亵渎即是跨过了某种界限。资本主义是要将人和神分开,用了新的“神”亵渎,就是不要宗教般地分离,而是故意不理会这种分离。孩子真正懂得如何亵渎。
【参与者:Tomie】
感觉更像签订了无形契约的盟友,少了占有欲的爱情没那么可爱呢。
【参与者:彳亍】
有些人是靠新鲜的身体活着的。 大部分人大概是因为察觉到自身的渺小所以追求些看上去不变的东西。
【参与者:绮丝蕾雅】
珑主说的基本都赞同。开放关系和出轨内在出发点不同,开放关系对配偶并未不满,只是去寻找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出于对未知的好奇,就像是旅行。出轨则是基于对配偶某种不满的补偿心理,通常结果是移居。最理想的开放关系是在这段关系网中所有人都彼此相爱,能突破心理的局限达到微妙的平衡,比如《天使的性》中的模板。认识的朋友里面有一个学社会学的人问他老婆能不能接受三个人一起生活,她想了想说只要经济上和心理上能够负担她觉得没有问题,有点像一种社会试验。从基督社会往古希腊社会逆向发展,从遵循道德礼法往追求纯粹人性的转向,然后就到了另一个话题:道德礼法是不是我们强加于纯真人性的束缚?
【参与者:蓝幻幻】
开放关系的不可替代性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很容易患得患失,越走越窄。
【参与者:oh my stupid girl】
婚姻是一个经济行为而不是社会行为。
案例:契约式爱情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和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是最广为人知的一对开放式关系伴侣之一。
萨特是法国 20 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存在与虚无》。而波伏娃是法国 20 世纪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第二性》。
萨特与波伏娃在大学邂逅,相守一生却始终没有结婚。萨特喜欢对西蒙娜说:“我们的结合是一种本质上的爱。”而波伏娃则写道:“我们不发誓永远忠诚,但我们的确同意延迟任何分手的可能性,直到我们相识三四十年的永远的年代。”
▲波伏娃与萨特共同庆贺萨特 74 岁生日(1979.6.21)
萨特与波伏娃甚至没有完全同居,两人都各自拥有其他情人,并且定下不隐瞒的原则。他们相信,真正的爱应该给予对方自由,彼此之间拥有一种精神上的不可替代性。对于这一段带有传奇色彩的关系,有人向往也有人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关系具有不可复制性,至少,两人在观念上的契合、精神上的交流高度以及各自生活的强大独立性都十分罕见。
开放式讨论
沙龙之后,我提出了几点关于开放式关系的疑问:
❶开放式关系的“开放”仅限于性方面吗?精神层面如何界定?
❷开放式关系是否应当与开放式婚姻分开探讨?一定程度上,开放式关系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挑战。
……
说到底,伴侣关系属于一种参与者的个人选择,但个人选择又常与社会约定俗成的隐性规定撇不清关系,由此个人选择有时会与他者(如父母)利益相关(不必定是金钱上的利益,包括名誉、情感等各方面)而受到干涉。
欢迎回复你的看法,当然,你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