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布里希其人:维也纳岁月

2021-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人间的黄昏

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 1909 年出生于维也纳,祖父来自德国的奥芬巴赫,外祖父来自布拉格。他的父亲年轻时想成为科学家,但不得不听从祖父的安排做了一名律师。母亲利奥妮·赫克则是一位钢琴家,从小就对音乐着迷,曾是安东·布鲁克纳的学生,在音乐学院的时候,曾和勋伯格一起演奏,尽管她并不喜欢他,而且认为他的演奏有些问题。因为表姐夫的关系,赫克年轻时与弗洛伊德相熟。后来马勒的妹妹也成了她的学生。

尽管如此,贡布里希认为他与这些名人的接触仍然是间接的,同时也不喜欢人们将世纪初的维也纳视作一种黄金时代的套路式观点,而将其看作更加复杂的社会。当然,维也纳中产阶级对文化修养的重视还是影响了贡布里希,他对自然、古典文化与艺术的兴趣,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家庭里开始培养。

虽然贡布里希是一位犹太人,但他从未受过严格的犹太教育,对犹太人的身份也没有过度的认同,而将自己视为一位欧洲人。

一战后的维也纳,食物短缺、通货膨胀,中产阶级家庭过得也有一些艰难。1920 年,贡布里希和姐姐还因为营养不良而被送到瑞典的一个家庭待了 9 个月。之后,贡布里希上了一所很强调古典文化的中学。他在学校里并不合群,但学习很厉害,以至于老师都很尊敬他。贡布里希主科选了德国文学,副科选了物理,他对科学一直保有兴趣,直到年纪大了还经常翻阅《科学美国人》。这种通才教育也是奥地利当时的一种特色。

贡布里希小时候读自然史很感兴趣,十二三岁时开始对古埃及着迷,曾自己学习象形文字,十五六岁写了一篇关于希腊花瓶的长文。他在 14 岁时为了准备毕业考试,选定了从温克尔曼至今的各种艺术研究方法变迁的课题。

这是贡布里希研究艺术史的起点。中学毕业后一方面因为兴趣,一方面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他进入了维也纳大学学习艺术史。虽然这引起了父亲的不满(他觉得艺术史无法谋生),但想到自己年轻时也曾被父辈压迫,还是支持儿子的选择。当时的维也纳年轻人普遍找不到工作,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们没有工作但有大把时间,因此都变得很有学问。

贡布里希在维也纳大学选择了对古典艺术很感兴趣的施洛塞尔作为老师。施洛塞尔属于维也纳艺术史学派,这一派的学者认为艺术史必须理性化,必须描述清晰,必须作为一种科学必须被严肃对待。施洛塞尔和瓦尔堡也有很强的关联。

贡布里希的博士毕业论文主要研究手法主义,最终写了关于朱里奥·罗马诺的论文,通过泰宫的研究定义了手法主义的建筑。这里也反映出贡布里希对建筑的兴趣。

五年博士毕业后,工作仍然很难找。贡布里希正好碰到一位编辑找他翻译一本写给儿童的历史书籍,他一看,觉得不行,还不如自己写。于是自己搜集资料,写了一本《简明儿童世界史》,出版后非常受欢迎。由此贡布里希定下了一个信念:任何东西都应该用儿童能懂的语言来进行说明。

贡布里希在上学时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中世纪圣物盒的文章。在施洛塞尔的介绍下,他认识了维也纳博物馆哈布斯堡金器收藏部的主任恩斯特·克里斯,也是他的师兄。克里斯当时把圣物盒取出来,轻蔑地对他说:「你为什么要写这个,我们对它知道得一清二楚,它没什么意思。」而贡布里希进行研究后,将其重新断代,打脸克里斯。后来他还把这事写进了剧本(贡布里希在上学时经常为系里演出的短剧写剧本)。克里斯知道后尴尬地表示「你可以写那样的剧本,为啥非要研究艺术史呢?」

不过克里斯还是非常厉害的,当时他与弗洛伊德很熟,对心理学也有一定研究。毕业贡布里希和克里斯一起写了一本关于漫画的书。后来也是在克里斯的介绍下,贡布里希和瓦尔堡搭上了关系。

1933 年,由于纳粹的兴起,瓦尔堡研究院从汉堡迁到伦敦,当时的院长是瓦尔堡去世后接替的费里茨·扎克斯尔。在克里斯的推荐下,扎克斯尔决定雇佣贡布里希。1936 年,贡布里希跨越海峡,来到了伦敦。

瓦尔堡研究院现在是伦敦大学的一部分,它源于伟大的文艺复兴学者阿比・瓦尔堡(1866-1929)在他的家乡汉堡花了多年心血建立起来的一座图书馆。瓦尔堡的兴趣最早集中在洛伦佐·德·梅迪奇(Lorenzo de' Medici)时期佛罗伦萨的艺术和文明,在研究波蒂切利和吉兰达约(Ghirlandaio)等人的作品时,他特别注意了他们的社会环境(丹纳意义上的社会环境),他马上发现要回答他终生探索的问题,即古典时代的再发现对文艺复兴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论是它的正面意义还是它的负面意义,都得去买很多不同学科的书,如经济史、宗教运动、哲学和人文主义者的有关论著等等。所以在 1914-1918 年的战争之后,他的图书馆便成了文化史研究的工具,并很快获得国际声誉,然后它变成了一所研究院,并和新建立的汉堡大学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