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眼里的“现代化”
2023-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華子晏
久居欧洲,逐渐悟出欧洲人是怎么理解“现代化”的。
这二十多年来,我只是在不断见证传统的生生不息。生老病死的人间礼仪——什么时辰唱什么歌、用什么颜色、送什么花,对什么人用什么遣词与用句,井井有条。春夏秋冬的生活韵律——暮冬的化妆游行以驱鬼,初春的彩绘鸡蛋以庆生,夏至的广场歌舞以休憩,耶诞的庄严静思以祈福。
千年礼乐,不绝如缕,并不曾因“现代化”而消失或走样。至于生活环境,不论是罗马、巴黎还是柏林,为了一堵旧时城墙、一座破败教堂、一条古朴老街,都可能花大成本,用高科技,不计得失地保存修复,这些都是为了保留传统的气质氛围。
传统,就是绑在氢气球上的那根绳子,牵着这根绳子,你的脚仍旧踩得到泥土,你的手仍旧摸得到树干,你的眼睛仍旧可以为一首古诗流泪,你的心灵仍旧可以和两千年前的作者对话。
在欧洲那些先进国家,“现代化”只是手段,保护传统才是目的。
反观我们自己,我们对“现代化”的预期是不是过于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