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的邀请_Samuel Hayakawa_C2_符号_笔记与

2019-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雾里小太阳

人被区别于动物这个大群体的主要特征,在本章内的描述里,着重体现在对于事物象征化程度的深浅和象征化的体量,并且通常这些象征化还出现了子集母集这样的结构,及象征的象征,这样的特征落实在语言表达上,则被称之为符号。

同前一章,之所以这样的符号可以持续延续以及发展下去,也是基于语言系统的完善,是个体彼此在神经系统上对于事物的认识可以达成一致,并且以此为基础,开始用符号,代表事物,这也引发了人类对于符号的利用和争夺,而符号和实际需求对应的事物,却在实际上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一定程度上在干涉人的反应,并产生错觉。

很明显,言辞并非现实,但是语言既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教育也是在反复强化符号效应,推动人类组织的发展。所以,在大多数人的思想里,都被鼓励去针对一些事物来发表评价,有时甚至是随意的,并且大多数时候直接把我们运用的语言符号和真正的事物完全混为一谈。

因此符号应当事物区分,言辞与事实区分,以避免我们在沟通上发生不一致的预期,从而产生冲突。

这里有个定义是把通过言辞学到的世界,叫做言辞世界,直接由个人实践体会的世界,则为外向世界。

我们每个人在开始接受教育的时候,甚至是开始接受非直接经验信息的时候,就承袭了大量错误的知识,印象和谬见,恐怕我们所学习的越多,需要抛弃的也就越多。

当然与之相对的,更高级的概念符号开始诞生来帮助人类面对这个问题,那就是逻辑和基于逻辑的证明,但注意不是避免这个问题,例如数学概率论这样典型的科学,仍然要分贝叶斯派和经典频率派,并且双方都硕果累累,因此逻辑的效果仅体现在知识的结构化发展和稳定使用上。

待续

2019/09/28

提比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