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在“农药”里的喝茶人?

2018-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读茶记

浸泡在“农药”里的喝茶人?

先来看一组数据:

image

▲2014年各省农药使用量

image

▲1998-2015年中国农药使用量

image

农业部的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农药利用率仅为36.6%,剩下的农药在以各种形式影响着其他动植物、水、土壤、大气和公众健康。

有文章报道,中国的害虫只有20几种,但是中国却有1000多种农药。我国每年农药用量337万吨,分摊到13亿人身上,就是每个人2.59公斤!

长期施用化学农药会造成哪些后果?

最终是危害人类健康。


那么茶叶的农残情况如何?

image

中国药闻专题辟谣:

1.在茶园中使用农药是正常的农业措施,问题是农药的品种、剂量和安全间隔期,只要按照规定采摘,经加工制成的茶叶产品都是安全的。

3.农药绝大多数是脂溶物,即农药是不溶于水的,也就是说农药不会溶于茶汤当中,因此,拿茶叶固化物的超标来讲中国茶叶的农残超标,显然是不科学的。

陈宗懋:茶叶农残客观存在,但可放心饮茶。

image

2017年9月15日,第四届中国茶业大会上。陈宗懋院士在演讲。

以下内容摘自:中国食品报新闻

茶叶中确实存在污染物,饮茶还安全吗?陈宗懋院士指出,有污染物残留不等于有毒,安全与否,要进行科学评估——将茶叶中污染物的量与MRL标准相比较,“MRL标准是一条安全线,如果污染物的含量没超过MRL标准,对人体就是安全的,即使长期食用,也不会对饮茶人的健康构成影响”。

农残限量日趋严格

陈宗懋院士说,在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中,农药残留问题约占八成,但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日趋严格,“大约每20年,国际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大约降低10倍”,同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数量也在增多,茶叶质量安全更有保障。

标准越来越严......在重新进行安全性评价之后,有可能存在急性中毒问题的农药从本世纪起就逐渐从茶叶生产中退出了。

评价农药安全性的视角也越发全面,比如农药的水溶性问题。茶叶不同于其他的食品,因为人们在饮茶时并不“吃”茶叶,而是喝茶汤。水溶性高的农药在泡茶时就会从茶叶中转移和浸出到茶汤中,对饮茶者构成风险。所以,就茶叶的质量安全控制来说,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陈宗懋院士表示:“根据我们实验室进行的研究,茶叶中的农残在茶汤中的浸出率与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密切相关,溶解度愈高,泡茶时进入茶汤中的浸出物也愈多。”

“我们曾经使用水溶解度不同的5种农药——DDT、毒死蜱、马拉硫磷、啶虫脒和乐果(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从低到高),以同样的浓度来处理茶叶,然后泡茶,再检测茶汤中的农残水平。结果显示,虽然茶叶中各种农药的含量是一样的,但水溶解度最高的乐果与水溶解度最低的DDT在茶汤中的浓度相差竟达330倍。”所以,水溶解度愈大的农药,对饮茶者风险也愈大。“

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饮茶者的安全,我们提出水溶性农药不宜在茶产业中应用,如今,乐果、吡虫啉、啶虫咪、三唑磷和敌敌畏等水溶性农药正在逐步退出茶产业,取而代之的是脂溶性农药,如茚虫威、虫螨腈、唑虫酰胺,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泡茶时的浸出率也低。”

另外,现在在评价农药的安全性时,除了农药本身,还关注其代谢物的安全,在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时,需同时测定其代谢物。比如乐果,还需测定氧乐果;乙酰甲胺磷,则还需测定甲胺磷,等等,这都是为了保证饮茶者的健康和安全。

金属元素污染主要是铅、氟和稀土元素。

铅和稀土元素的污染问题可以说已经是一种“过去时”了,而当初之所以会成为问题,都是因为制定的限量标准过于严格。在科学研究结果的支持下,3年前,我国茶叶的铅限量标准从2PPM修订为5PPM,与国外标准一致,问题马上得以解决;而稀土元素的限量标准更是在2017年上半年被撤销,而此前中国是全世界惟一一个制订茶叶稀土限量标准的国家。标准撤销之后,相关监测一直在持续,茶叶里稀土元素的含量并未增加,说明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至于氟的污染,主要存在于普洱茶和少数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基本不涉及。问题出自原料。茶树在生长中会富集土壤中的氟,老叶片中氟含量多于嫩芽,绿茶和红茶的原料比较嫩,而普洱茶和乌龙茶是一芽四、五叶,老叶多,氟就相对容易超标。“茶叶氟污染的控制简单有效,比如湖南,修订了原料茶的标准,采摘的嫩度提高,问题就减轻了。”

不过,陈宗懋院士也指出,茶叶的质量安全控制正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如蒽醌和高氯酸盐的污染。蒽醌低毒,但存在致癌风险,欧盟规定,茶叶中蒽醌最大残留限量为0.02mg/kg。2016年我国出口茶叶因蒽醌超标被通报30多次,影响了我国茶叶的出口。

茶叶中蒽醌污染的来源尚不明确,陈宗懋院士认为,“可能与茶叶加工的方法、能源有关,也可能和雾霾、空气中的PM2.5有关。”比如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烟熏,使用电和油作为能源会比使用煤和木柴好很多。还有包装纸(蒽醌是造纸用添加剂,纸浆里加入蒽醌后,可提高出纸率),颜色发黄、质地偏软的蒽醌含量高。运输使用的纸板箱也含有较高的蒽醌含量。虽然茶叶放在塑料袋中,并不直接接触纸板箱,但蒽醌可以通过塑料袋上的小孔渗透到茶叶里,“我们将制订措施,对塑料袋和纸板箱做出相应规定”。

高氯酸盐是一种持久性环境污染物质,高剂量的高氯酸盐会导致甲状腺癌。由于高水溶性,100%的高氯酸盐会在茶叶冲泡过程中从干茶中迁移至茶汤中,造成饮茶者较大的摄入风险。欧盟规定高氯酸盐在茶叶中的限量标准是0.75mg/kg,2014年来发现中国出口的茶叶中普遍含有高氯酸盐残留。高氯酸盐污染来源还不清楚,正在研究中。

污染物残留不等于有毒

为了尽可能减少茶叶中的污染物,茶园应该实施有害生物的无害化绿色治理技术,加工茶厂实施清洁化管理和封闭式生产,注意防止邻近产业对茶产业的交叉污染和污染物漂移。但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完全杜绝污染物。

茶叶中确实存在污染物,饮茶还安全吗?陈宗懋院士指出,有污染物残留不等于有毒,安全与否,要进行科学评估——将茶叶中污染物的量与MRL标准相比较,“MRL标准是一条安全线,如果污染物的含量没超过MRL标准,对人体就是安全的,即使长期食用,也不会对饮茶人的健康构成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