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

漫漫出版路||编辑与作者的那些事儿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霜忆

我之前一直是校对,每天面对书稿即可,最多与编辑偶尔交流几句,几乎没有可能与作者对接。可未知的东西,总是令人好奇,我内心蠢蠢欲动,一直想当回编辑。可真的转编之后,我才知道,做一个校对是多么幸福的事,因为编辑已经为你挡住了所有风雨。

而如果仅仅只做文字编辑,负责一本书的出版流程,其实也还不错,因为上面还有策划编辑。当然,策划编辑有负责和不负责之分,负责的策划编辑确实替你挡住了作者的刁难,筛选了信息,而不负责的策划编辑,则为你带来狂风暴雨。

但如果你是策划编辑,那么你得完全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责编、校对都还等着你拿主意呢。

自从我做了策划编辑之后,我才发觉编辑有多么不容易,作者有多么难搞,我又该如何把握分寸。其中,我已经吃亏多次,经历刻骨铭心。

在与作者的周旋之中,主要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非常强势,什么都要听他的。

如今出书,多为自费出版,不是作者个人掏钱,就是作者所在单位拨款。作者是甲方,出版社是乙方,所以甲方会提很多要求,甚至强硬地要求乙方就得按甲方说的做。如此情况下,编辑只能处处被动,唯作者命是从。

那如果作者错了呢?很多作者可不会认为自己错了。尤其是比出版社大很多级别的上级机构,连社长都不在他们眼里,何况我们小小的编辑。我们最多提意见,至于别人是否采纳,那要看人家领导的意思。

曾有一套书,出版社请了一个主编之类的人物统筹书稿,然而书搞好后,作者(出钱的那方)那边的领导要当主编,哪怕他什么事都没做。结果最后我这个编辑两边不是人。

还有可能,这本书原本有不少利润,最后搞得亏本,而亏本也只能由策划编辑承担。编辑白白付出了那么多,但也无可奈何,谁让你选择当策划编辑呢!

2.负责的作者与不负责的作者带来的体验不一样。

很多人以为,编辑肯定会喜欢负责的作者,其实非也。负责的作者的确很好,但还要加一个条件,就是肯听从编辑的意见。

很多作者都是自负的,认为自己的书没有缺点,或者觉得可以成为畅销书。编辑每改一个错,他都觉得不应该改;每删一句话,他都觉得那句话很重要,不能删。你甚至要找到说服他的证据,或者出处,才能说服他。这才是最累的。

有一次,作者把稿子改了一遍,发给我。不得不承认,改得挺好的,一些用词恰当了许多。只是个别的标点、字词无须修改,如“九一八”事变,“九一八”是要引号的,但她删掉了。她说,她上一本书是在某某出版社出的,他们有最新的规范。

我说,按照国标,是要引号的,不能删。我甚至去问了她说的那个出版社的编辑,为什么要删。人家回答我,就是要引号啊,他们也不删。我要作者把所谓的规范发我看看,但她拿不出。

她还问我国标是哪一年的,我说是2011年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国标,就是2011年的,没有更新的。但她坚持人家给她的是2018年的,我这个2011版早就过时了。

我也一度怀疑,难道标点符号用法的国标出了最新版,是我不知道?我又去网上搜索,还去问了很多出版社的同行,都说2011版就是最新的。

最后我让她找出那份规范。果不其然,是人家出版社自己整理的一份word文件,根本不是国标。如此折腾,作者才接受,不删除这个引号。

而那些看上去不怎么负责的,基本上是随便编辑怎么改,他都赞同。对编辑来说,这种作者相当省心,也少了扯皮的麻烦。

3.面对多个作者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有些书不止一个作者,如论文集。但其实还好,编辑有一个对接人,往往就是这本论文集的主编,或者是其助理。有什么处理不了的问题,直接发他即可,他会去找各论文的作者。

难缠的是套书,这一本有个作者,那一本也有个作者。而套书要求封面设计一致,内文版式一致,但个别作者会不同意。比如我上半年接触的那套书,最后某本书独树一帜,封面不一样,而且是精装。为啥?因为他多给了钱。

而我遇到的最难搞的是我做了两年的一套传略,里面全都是大家,一共36位,大部分上了年纪,至少退休了。我不仅与他们每一个供稿人对接,还要与上级机构联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收稿就收了一年,而且还是良莠不齐。具体的,我另撰文详细解说。

4.不能对作者说话不客气,否则有你好受。

文人往往有几分傲气,所以作者最受不了你说话不够客气。编辑被投诉的事情也屡屡发生。我就曾因一封退稿的邮件没写好,而被作者骂得狗血淋头。当然,确实是我错了,从此吸取教训。

所以每次与作者联系时,我都要把发出去的信息看了又看,怕万一措辞不当,引发纠纷。如果开头没有写尊称,或者“您”写成了“你”,我都会尽量撤回,或补充一条信息。

虽然有时别人会跟我说,至于这么憋屈吗?作者与编辑是对等的关系,不是谁高谁低。我们确实是平等的,但有时不得不低头,让渡部分利益,当然也是想减少纠纷。

其实,跟作者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把握好:作者的书稿,编辑到底能不能改?改到什么程度?

编辑拿到书稿时,第一感觉便是尽自己所能,把内容文字改好。当然,不同编辑不一样。有的编辑很少改动,他认为要尊重作者原文。也不知道是真的如此想,还是自己改不出错。而有的编辑大刀阔斧,改得面目全非。

可能要看作者吧。有的作者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欢迎编辑多提意见,把稿件改得更趋完善。你要是连明显的错都改不出来,那他也会有意见。但有的作者却不愿你改他的文章,你要是换用他一个词,他也会跟你纠结半天,认为他的用词没错。

其实怎么说呢,这个尺度是不好把握的,很多编辑校对都把握得不够好。但我觉得,只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用最少的改动,让句子完善;二是简洁为要。

一个句子不通,我们不是去改写,换成自己的语言,而是尽量用最小的改动,让它保持原意。这个才叫尊重作者原文,而不是不改才是尊重作者原文。

很多稿件都有一个毛病,说话累赘,啰唆,反反复复地表达,如此我们只能尽量删除,让它更为简洁。不知别人怎样,反正我责编一本书,最后成书的字数一定比原稿少。

我修改后的书稿,读起来一般简洁清晰多了。比如“没有能够完成”,我一般改成“没能完成”。这种是可改可不改的,但改了后更好。平时“涉及到”“成为了”“才能够”等词语,我们都会简化处理,改成“涉及”“成为”“才能”等。

这些小改动,一般作者也是默认的,不会说什么。只是有些改动,确实是编辑不懂,认为不常见,就改成常见的,但作者并没有用错,这就不必改了。比如把“熟稔”改成“熟悉”,把“以降”改为“以来”等,就不合适了。

书稿中,评判一本书质量是否达要求,主要看硬伤。比如目录和正文标题不一致,错别字,事实错,末尾没有标点,或者读起来缺了几个字或一个句子,这些都是硬伤。一本书多几处这种错误,基本上就很难合格了。

自从做了出版后,我才发现市场上的很多书都有质量问题。甚至一些教辅书的答案也是错的。我觉得不是人的水平下降了,而是为了追求效率,压缩审校时间,导致一些错误没有被发现。当然,人心也浮躁了,不认真打磨,不细心核实。

一般,编辑和作者一起认真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完善,这样书稿定不会差。只是这种结合,可谓相当少见了。要么作者左抄右抄,要么编辑敷衍了事。

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一直都不对等,从过去的以编辑为主导,变为如今的以作者为主导。编辑在追求效率和追求质量的双重压迫下,既难以出效率,质量也无法保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