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
清清静静地,没有喧嚣,就这么悄然地惹尘埃,心里是那么的敞亮,人也浑身都觉得坦然。
热闹固然好,有说有笑,聒噪快乐,可人走茶凉后,不还是一个人,在空落落的地方发呆凝望吗?
人要学会独处,学会一个人的欢唱。做自己必须要做的事,做点自己很喜欢的事,做点有挑战性的事,忙起来的一个人,和一群人,有一样的清静感。
有时候,家人在一起,各干各的事,但心里却有诸多的纷纷扰扰,总让人难以心安理得,心定神闲,清静度日,这种淡淡的存在感,有时候让人窒息,但又不能割舍,这就是情感的不离不弃吧。
其实,不管身处何处,与什么人在一起,都要有一个清静的心灵。静以修身,能安静地看世界,思考人生,更能与人和睦相处,还能放飞不甘寂寞的灵魂,这样的心远地自偏的境界,不正彰显出一个人的优雅知性吗?
清静之人,不能空虚,也不要贪念太多。什么都想去尝试,做什么都不能坚持终将美好,内心里失落,那是心灵枯竭,取之没有的恐慌感。就那么落寞,还不停地胡思乱想,渴望拥有一切,而时光静悄悄地流逝,而内心并没有充盈起来。相反,读书,旅游的人,看得多,见多识广,滋润厚实,能经得起岁月的磨砺,即使人老珠黄,也依然容颜不老,优雅自信犹在。
其实,清静之心,也要历经风雨兼程。成熟的人,都很淡定,也很理智。做事镇定自若,很有条理性,不只是慢,更给了自己很多的思考和考量的机会。着急忙慌,心不安,遇事就睡不着觉,于事无补,反而搅扰好事,如此没有清静之心的人,哪来的眷顾和庆幸呢?
一个人,坐在靠窗的客厅,看着窗台上那一排排的绿意,心里装满了春天,还有春风拂面,犹怀快乐心的惬意。一个地方待久了,为什么会倦?那是没有跌宕,没有新鲜,更没有热情,让人有种逃离的感觉。由此看来,人为何有时候缺失内驱力,就是因为一个地方,禁锢了人的思维,束缚了人的双脚,限制了人奔跑的动力。新年刚刚开始,春天也如约而至。一年之计在于春,那就趁此大好时光,寻寻觅觅自己的清静时光,哪怕没有诗意和远方,只要简简单单,开心快乐,平安健康,就是余生最珍贵的拥有。
太阳出来了,正是沐浴阳光读书时。清静时光,就要做清静的事。孙少安的砖厂在进行很有仪式感的点火行动,而孙玉厚却很是恐惧和担忧,他对儿子的这种本能的恐慌,我也有种要出事的预感,所以,去小说中,与人物一起跌宕起伏,更能清静煮时光平添不少的情趣和滋养。当然孙玉亭和田福堂这两个另类人物,很让人无语,他们就像两个推动故事发展,又叫人很不待见的人,却在情节中尤为重要。孙玉亭穷得叫人可怜和同情,田福堂势力得叫人悲悯和感慨。不过,各人自有天命,莫强求,因为刻意也不能改变作者给予他们的注定悲惨的结局。
春风,透过开着的那条缝,吹在脸上,有种舒心的感觉。清静的时光,独处在书海里,真让人沉醉不愿释手。烟火过后,依然爱在清静里,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