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记录与感悟

读一句书看一会天

2022-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自由的阿涛

宋代史学家郑樵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之人,今天分享他的一个学习故事。

郑樵,字渔仲,宋代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世称“夹漈先生”。他毕生刻苦读书,严谨治学,潜心修史,尤以晚年所撰“三通”之一的《通志》最为著名,为南宋史学的集大成者。《宋史》记载,宋高宗曾对郑樵说:“闻卿名久矣,敷陈古学,自成一家,何相见之晚耶?”正是由于郑樵能够始终坚持“敷陈古学,注重实学”,才成就了他在史学上的杰出地位。

郑樵则主张要通过切身实践去研究学问、知识,非常重视实学,坚持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他强调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与传统人文经典同样重要。对于“人情事理”可通过自己的反复体悟获得,但是天文、地理、车舆、器服、草木、虫鱼、鸟兽之名,如果不经亲闻亲见,仅凭空臆想,无论多久都不能完全认识它们。

郑樵治学态度严谨务实,提出做学问不能死守书本、夸夸其谈,而要重视实地考察。在夹漈山中,他与田夫野老交流学习,独自在山中与夜鹤晓猿相处,对任何动植物都充满好奇,想要探究清楚它们的情性。有一次,他得到一本《步天歌》并开始朗诵,当时正值秋夜无月,清天如水、繁星点点。他诵读一句就注视一颗星星,用这种方法坚持了数夜,结果满天的星斗尽记在胸中。他用知行合一、亲自实践的方法来追求真知,由浅入深,获得了一手的自然科学知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