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成长团阅读有方法,速读也是读速读练习

长江速读

2017-02-27  本文已影响229人  9da964808c2f

当今时代,各类信息渠道杂乱,四面八方的知识信息蜂拥而至,人们经常由于太过忙碌而无暇阅读,殊不知阅读是增长人心智极其重要的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年人均阅读量第一名是犹太人,64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的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教材教辅),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国人的阅读量实在让人汗颜,为了帮助大家多读书,学生把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全部留于此处。

快速阅读,简称速读,是指使用异于常人的阅读方法而得到的惊人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在当今相当罕见,即便国内已有不少速读授课机构,真正掌握速读的人寥寥无几。在古文中细心的朋友便会看到一些奇怪的描述,传言南北朝时期的梁简文帝萧纲读书时“常十行俱下”。《南史》记载,南朝宋武帝“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美甚”。南宋诗人刘克庄有诗曰:“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在国外,也有不少人拥有惊人的阅读速度,罗斯福平均每天看三本书,爱迪生小时候就可以一天阅读三本书,肯尼迪每天清晨阅读八份报纸,大文豪高尔基读书时常常是“几页几页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减少飞行员伤亡人数,相关机构专门制造了速视仪,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在屏幕上闪过一些点并要求飞行员指出点的位置,帮助飞行员在战场上快速识别敌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类飞行员几乎都拥有了惊人的阅读速度,鉴于此发现,相关人员经过长期研究终于发现快速阅读的奥秘,期间经金涌真整合数人的经验总结在亚洲开始传播速读,后由加古德次的《奇迹的超级速度法》而广为传播,再由王学贤等人将速读引进国内,自此速读之门打开,快速阅读开始在国内传播。

迄今为止,国内目前出版翻译过来的速读书相当多了,学生自2015年10 月份起开始接触速读,为学速读几乎翻遍了国内出版翻译的所有讲速读的书,部分书籍学生实在冒昧不敢恭维,所以在此介绍一些比较值得一读的速读类书籍。

第一本,当然是《奇迹的超级速读法》(加古德次著),目前几乎所有关于眼肌的训练都出于这本书和芦田献之的《实用速读法》,重要性自然不必说了。

第二本,芦田献之的《实用速读法》,类似还有李源的《超级速读法》,刚已经说了,不必细说。

第三本,七田真的《超右脑波动速读法》,看的时候感觉眼前展开了新世界,看完觉得一头雾水,不过速读的最高境界,波动速读全世界也就这一本书讲了。

第四本,保罗.席利的《10倍速影像阅读法》,这本书很多人吐槽过,个人觉得书中很多地方讲的都很到位,尤其是书中描述的预读阶段,后面的摄像焦点法你可以晕乎,不过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第五本,《读书窍门七十法》,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没什么名气,也和速读训练差得老远,不过书中说了很多读书态度的精髓。个人觉得,当今社会这么浮躁,好些个觉得自己很牛逼的速读手整天逢人便炫耀自己一年看过多少书,我看看都笑了,阅读不在于你能看多少书,而在于你能在这些书中学到多少东西。数学王子高斯曾经说过:“宁可少些,但要好些。”这本书可以给这类人泼些冷水,所以在此推荐。

第六本,《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看书名字就知道我为什么推荐,具体也不用我说了。

第七本,叔本华的《怎样读书才有效》,可能一些朋友已经发现我现在连续推荐的三本书都和速读训练无关,在这里我要告诉你的是,阅读的精髓不在于多块,速读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扩大知识面的,真正的精心阅读无论你速读多么强悍也必不可少。

第八本,吕武平所著《全脑速读记忆》,这本书把速读的具体训练方法描述整合的非常详细了,类似的还有李言慎的《全脑启动,速读记忆训练手册》。

第九本,《高效阅读》,有上下两册,这两本书个人觉得写得还不错,提到了没什么用的“逆动术”,有兴趣的看看吧。

第十本,王学贤的《快速阅读法教程》1,2,3,4,这四本书为一套,大部分是训练,看得差不多也都是童话,基础性比较强,不妨练练手。

第十一本,克里斯蒂安.格吕宁的《超级快速阅读》,这本书最有用的倒不是它的速读,而是书中描述的学习方法,这本书相当有用,隶属于必看书籍,毕竟是个学霸写的。

第十二本,《乔治速读记忆》,在某种程度上,这本书比前面很多本书都更重要,至于为什么把它排在这里,因为我看完它也没做笔记,那时应该觉得书中没找到重要的可值一记的要点(嗯,我这人向来自大傲慢,狮子座的),而且不少东西忘了,所以就放这儿了。

第十三本,十二五规划中文系教材《现代汉语》,有兴趣可以看看李芳兰老师的那本,可能开始你会一头雾水觉得看着玩意儿干嘛?开始有人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一头雾水,后来还是老老实实看了,有没有用,你自己看了才知道,具体我也不细说了。

如果你能心平气和地看完这十三本书,你速读的理论基础已经很不错啦。不过同时你可能也发现了奇怪的一点,这么多书里,没一本给你讲速读的时候怎么寻求理解,能见到的也就《奇迹的超级速读法》里说的注意看标题大字,斜体字,预读,《乔治速读记忆》里说的先看大字体再看小字体逐渐过渡,拉到实际的面式速读没见有什么用处。速读最重要的理解训练目前也就网上一位叫归度的老师写了一篇“字形解义”,但个人冒昧觉得实际速读训练又远不止这一个步骤。速读界最重要的叫眼脑直映,眼脑直映说简单也简单,简单到只要你能脑内消音就能做到;说难也难,眼脑直映的功夫直接决定一个训练速读的学生的速读水平。真正能做到眼脑直映的看书是非常爽的,比如我看书的时候,理解是很流畅的,眼到之处便可以直接理解,甚至会觉得文字意义往脑子里钻,阅读一会儿之后,眼睛几乎到了跟不上脑子的地步,一目十行左右,一本300页的市面畅销类书我可以20分钟不到看完,小说甚至可以更快。

我看知乎上很多人都说速读分钟万字还能理解70%以上不可能,那纯粹是这类人自己水平不够,因为没见有个人专门讲如何寻求速读的理解,有些人把方法看了又嫌太累懒得不练,还一天到晚说速读不可能不可能。我明确地告诉你,面式速读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只是有很严密的训练步骤和要求。很多人走偏了结果一去不回,我自己也曾经走了岔路,看了网上一片讲消音的文章,说一旦脑内发音就加速抑制发音,这就像打坐时犯困一样是速读训练非常要命的误区,我后来学会速读全靠大脑密码全新的消音方法才走上了正道。速读的具体训练是有严格步骤的,接下来介绍方法如下。

首先,快速阅读的基础是消除脑内发音。常人由于无法克服阅读时脑内不自觉发音而抑制其阅读速度。常人一分钟大约可以说170-260个汉字,其阅读速度也就分钟300-330字这样。于是大部分机构最开始就训练脑内消音,然而事实上速读最开始的训练并不是消音,而是改变根深蒂固的逐字阅读的阅读模式,随便找几个浅显的童话书籍,最开始接触速读的时候先尝试着一目一个意群去看,人眼视幅在为开发之前只能看清5-12个字,这足够了。尽量尝试着一目五个字左右去看一本书,可能开始这样看会很难受,理解跟不上,那么放慢速度也好,保持一目五个字这样去看就好(不过基本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去理解),勉勉强强给自己一个念头,以后要熟悉这样的阅读方式就好。等差不多熟练了,再去尝试开始消音,公开的方法比较靠谱的还是加古德次的方法了,去看你发不了音的符号,网上有很多这样的免费软件,随便去下载就好,按照一目半行,每分钟1200字左右的速度去看,同时训练了眼跳的基本功。在这个训练中,很多人都会经历犯困这一关,看着看着就睡倒了。这很正常,你的大脑已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去看书的,开始这样你当然适应不了,以至于大脑为了适应这种训练需要更多氧气,很多人呼吸又一贯浅入浅出,氧气不够了,犯困便是自然而然的事。这时候该训练的便是腹式呼吸了,这非常重要,在真正的面式速读中,速度要远远快过常人的阅读,不会腹式呼吸速读的路你是走不远的。腹式呼吸也不用我教,因为我也是个半吊子,找网上比较正规的腹式呼吸训练视频练练,训练腹式呼吸的同时学学自律放松,这是一种享受,给枯燥的速读训练减减压。

   往后的训练便是在训练消音的基础上训练眼肌,人的眼肌有六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具体训练还是加古德次的方法,网上这类免费训练的软件很多了,我也不细说了。要强调的几点是,视幅老是开发不了的可以尝试使用舒尔特表,这个我自己训练过,我为开发视幅那会儿已经把舒尔特表玩儿地水平很高了,我写的舒尔特表训练方法原文如下:

舒尔特表训练方法——长江七号

因为看有些朋友在训练舒尔特表时训练很努力而且有所成效但方法不太对,以至于训练了很久视幅是上来了,但实际上舒尔特表的具体价值却并没有得到体现,舒尔特表的训练不在于你能多快,而在于你是否把舒尔特表用对了,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舒尔特表具体训练方法。

首先,视幅方面,应该循序渐进,从2*2开始,到3*3,再到4*4,5*5,6*6,有兴趣的可以继续往上升,我个人最多可以把9*9在要求时间内按顺序点完,但实际上不见得就有这个必要,个人觉得到7*7就可以了。其次,不管你是看的几乘几,必须把视点放在舒尔特表中间,用余光感知周围的数字,始终保持,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扩大视幅最重要的就是用余光感知文字,而且让眼睛不停的跳着找字实在不是什么好方法,如果你是为了更快这样动眼那更是南辕北辙,因为在你眼跳的时候浪费的时间是很多的,而且我必须要告诉你的是,当你眼睛盯住舒尔特表中间时,你的大脑会自动感知其他数字,在点的时候实际上直觉也会帮助你点地更快,6*6 练到一定程度会有很明显的感觉,直觉在帮你找数字。

其次,具体点的时候,也不能一股脑就直接点,最开始要一个一个得找,等你练这个5*5到8秒以内就可以试着两个两个地找,熟悉之后要三个三个地找,一直加数,我在为开发视幅疯狂地训练舒尔特表的时候记得最快基本可以5个5个地找,这样刚开始有一段时间会很不适应,再过一段时间还是不适应,但切记要坚持,当你练到某一个阶段,怎么都快不了的时候,切记苏轼的一句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就跟学习一样,学习根本就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苦功高的一个过程,任何的进步都是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突然进步,这就像你学骑自行车一样,你学自行车绝对不是一点一点学会的,而是在连续坚持一段时间不会,之后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你就会了。舒尔特表也是一样,在你长时间训练没有效果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因为这就像爬高,你现在正在把脚下的垫子一点一点摞高,没这个过程你绝不会进步,想进步也必须经历这个过程。在你本身就已经很快的时候还想进步就必须这样,你速度越快再想进步就越难,所以要耐得住,继续坚持你就会发现,你的速度又变快了。

我还要说的是,训练视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阶段是为了训练你的周边视野,让你的视锥细胞担起辨字的责任,但这个训练其实是视锥细胞增多的一个过程,并不是像七田真说的激活视杆细胞(来自速读大牛月影逐波),所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有效地开发视幅,请坚持训练。不需要你怎样怎样一天训练25个小时,25分钟就够了。但我个人却是某一段时间经常一次训练一个多小时,感觉视幅会突然变大,训练舒尔特表速度也会更快,但缺点是这个很容易导致用眼过度,你的主动眼看字时会很疼,所以还是适可而止,按照你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训练。

另外,眼肌的训练切记适可而止,训练六种眼肌一次不要超过2分钟,训练视幅一次不要超过10分钟,练舒尔特表一次尽量不要超过25分钟,我曾经为训练眼肌两次用眼过度,非常痛苦,得不偿失。练完之后立刻休息,做做眼保健操,推荐一块非常有用的良心软件:眼睛,你好。

等你眼睛训练的差不多了,消音也差不多了,那么最重要的训练来了,至此我们也终于迎来了长江速读的核心训练——理解层次。

我学习速读使用的软件是大脑密码,这套软件很有难度,自成一体,很多朋友都靠大脑密码练就了很不错的速读水平。然而我的理解层次训练实质上远不止大脑密码一关,可以说跟我实际训练理解相比,大脑密码理解层次舒服多了。

理解层次最关键的地方在于重建理解模式,但重建理解模式之前有两关必须过,这两关不过重建理解模式就好像建空中楼阁一样

速读的训练是有顺序的,速读基础在于阅读后的记忆,这个层次的训练最好看些形象性很强的小说,从一目一个意群到一目半行,再到一目一行,训练期间看见什么想什么图像来强化理解

训练共有四个层次:

意识无能

意识胜任

潜意识无能

潜意识胜任

最后阅读完可以达成70%以上的记忆效果算过关

这个阶段很多人都问要看什么书,大冰的就很不错,《阿弥陀佛么么哒》《乖,摸摸头》《好吗?好的》《他们最幸福》,感情细腻,让人很有情感波动……算了,就是那些色不唧唧的书你看了脑子里想得更快,或者,看浅显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郑渊洁的十二生肖也好

再往后就到了更深的层次,面式速读不是简简单单的看几行字然后理解

理解的强化需要通过关键字抓主谓宾心像化辅助寻求高速理解和记忆,具体训练方法是归度的字形解义,同样的文章,看的遍数越来越多之后便会有这潜移默化自动抓关键字的本事,同样的,你阅读的感情也慢慢跟得上

同样有四个层次:

意识无能

意识胜任

潜意识无能

潜意识胜任

到最后关键字会自己来找你

理解流畅,算通关

这两个阶段顺序不能乱,很多人都说:“我应该先会抓关键字再去心像化理解才对吧”,不是的。关键字才没你想的那么容易,比如我阅读的时候,关键字是可以往眼睛里钻的。不过说来,也就是因为太容易,所以太不容易。都学过英语吧,做阅读题的时候,先看问题,找出关键字,然后返回去看文章找关键字,就这感觉,所以说它容易。但这事实上又是极其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在做英语题之前已经相当于通过阅读问题预读了文章中最关键的得分点,说的含糊,自己体会。而速读的时候哪有什么问题给你让你先预读啊,所以难度较大的书籍预读便成了非常重要的阅读基础,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推荐《10倍速影像阅读法》的原因。而且心像的训练是为阅读后的记忆打基础的,并不像那些个人说的看完脑子掏空,人也累个半死,说的回忆好像很累,完全不是的。我自己看小说回忆是很轻松的,训练的时候可能会累,但练熟了完全是下意识的过程,没什么累可言。至于具体的训练,我说了,就是字形解义,准备够你看10分钟的文章,同样的文章开始一定要保证理解,后期速度要越来越快,到最后眼到之处便可以直接理解为止,这个时候记得也差不多了。另外,高速阅读的时候,速度那么快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跟上,说自己没法集中注意力速读的纯粹是给懒找的借口,克服掉。

再往后就到了重建理解模式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训练很难受

还是归度的那篇字形解义,但实质上又不止这样:

字形,并非只是看见个看不懂的字发不了音就是字形

任何一个字,你连续盯五分钟都看不懂它是什么,这个时候看见的便是字形,

大脑神经在长期关注一个字时便会走异于平常的路子,之前看见字,到脑内理解,再到运用,而这时候看的久了就只会停在理解上,别的管不了,你也就看不懂字了

所以具体的训练,是尝试关注文字间的字形笔画,这个非常重要,这个是月大曾经告诉我的,我开始没太在意,后来偶然才发现这东西极其重要

任何学过速读可以勉强不发音的人,初次尝试感受文字字形笔画都会发现理解变得轻松

但很快就会退回去

这便是重建理解模式的第一道瓶颈

意识无能

还是那四关

训练期间,按照归度那篇字形解义的方法和我说的关注字形笔画,要不断加速

生理上会有反应

胃反酸

浑身难受

这是在爬坡,坚持下去

你会发现意识胜任之后看书是多么爽

但这个时候看书依旧很累,

因为你必须刻意关注字形

这就到了第三个瓶颈

潜意识无能

这个阶段的训练,用大脑密码坚持吧,长此以往,潜意识胜任一关一到,速读之门打开,人会有两种感觉:

第一:眼到之处就能直接理解,甚至看五个半行也可以

第二:眼睛跟不上脑子,字义往脑子里钻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很多朋友不明白到底应该怎么感受字形,这么来:给自己一个念头:“我接下来的阅读要感受文字间的字形笔画,即是文字间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勾一折,我的大脑可以下意识去感受字形,一个意群也是字形,半行也是字形,一行也是,多行也是,全是字形,(类似于《用尽左右脑》中描述的去感受文字下面的空白,不过那个可比关注字形笔画费劲儿多了,而且看完很可能脑子里啥都没留下)不需要我太过主动”。切记,不能主动,主动去看是很难受的,而且完全是南辕北辙,用类似于音切呼吸下去感受文字一样,不用音切呼吸,在阅读的时候尝试去关注即可,对,用类似于慧觉中“观”的方法去感受字形,这非常重要。

这个阶段之后,并不是速读就万能了

难度很大的书籍,照样看不懂

再往后的瓶颈,是感情跟不上

在《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这本书中曾经提到:运动和本能中心的工作速度比理智中心快三万倍;而情感中心在工作时,速度要比运动和本能中心的工作速度快三万倍,这具有宇宙层面的意义。

但即便是情感中心运行这么快,我自己阅读的时候狂翻书感情依旧跟不上,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问过月大,他也不清楚为什么他自己看书就感动的不行,他告诉我的是:觉知细化

人眼的视幅在未开发以前只能看清5-12个字

眼睛不能飘,在理解能力上来之前眼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好好练习视幅扩展那个看符号,一目半行那个

速读的记忆训练,这么来:一分钟开始看完之后立刻闭眼(来自王学贤),别去想,去等(来自我),等待念头之间的词语浮现,去回忆书页的字形(来自牛头),等到有一个念头之后,再挖空心思去想(来自月大),不需要太多文章,同样的文章去重复训练就好

速读这一块,最重要的并不是记忆

很多人都觉得记忆是最重要的,然后为学速读先去学记忆

学个半死后去整七田真

2/3死之后去练禅定

最后死了还没练成速读

速读功夫一到剩下的都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我之前就说过:

车到山前必有路

船到桥头自然直

以下是归度老师字形解义部分原文:

初始,不必追求速度。重建立新理解方式。开始理解起来很慢。有时比音读的速度还慢,那是因为音解的模式已经运用了几十年。如果发现音读不能避免,这问题不严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音读和形解并存。然后渐渐的,形解越来熟练时,就可以自由的切换理解方式,是用音解还是形解自主决定。但在开始,是做不到。有一点需要指出:就是如果你的音解和形解并存的状态,对大脑的消耗很大,一会儿工夫就会很累的。因为你的大脑在双倍功率运行。慢慢来。形解的模式形成,眼睛的视觉方式自然会发生变化,大脑会自动的扩大视野范围,这时候,主动着重视野练习。于此,余光视力牵扯相应的大脑功能部分,得以强化。此时,会有明显的智力提升的现象。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记忆力都会明显提升。

由此继续练习下去,下一个瓶颈就是思维速度跟不上文字信息的速度。这会,又会出现初始阶段的那种见字不解义。这时的问题就不是文法的原因了,而是大脑处理跟不上。 这时,人的用脑方式会有一个性质的变化。 如果不能领悟新的用脑方式,会卡在这里。 这是第二个难点。第一难点就是文法的建立。视觉练习是简单的事,只要练就行了。文法需要无中生有的培养出来。 而第二难点的用脑方式改变,也是要从无中培养了。

这时,有二条路可以试试,就是二种快速用脑的方式。这个要靠自己领会,没法传授。

一是用图像进行思维,把一切逻辑组成自己能够快速理解的图像方式。七田真超右脑的教材中有大量的这种训练方式。  二是。恢复思维的本质----即是念头。学会运用念头的方法,念头的速度可以一秒内起落数次、数十次百次,非常之快。这个比上面那方法更难掌握。  对于大多人来说。练到第二个瓶颈时的速读速度已经足够用于学习生活了。已经是十倍的提高效率。后面一个瓶颈的突破,依我看实用性不大。但是对一个人的个人潜力的开发有着极深的价值。除非你是为了开发潜力,否则到此为止的读书速度已经足够用了。  培养“字形解义”的方法

找一段足够十分钟的文字。最后可一分钟看清且理解为结束。结束之后,再找另一段同样容量的文字。如此累加。 “字形解义”就可以达成。

初始,以能够理解的最快速度看字,如果还是不能清楚理解,更一步放慢速度。可能会慢到比原先音读的速度更慢。直到可以理解。愿意的话可以辅助音解方式。目的是了解文字的意思。明确的理解文字之后。开始渐渐提高看字速度,前提一定是能够理解并且看清楚字。如果理解跟不上,就放慢一点,直到理解。然后再次提速。你会发现,理解速度每反复一次都会提高很多。直到视野限速为止。

十分钟的文字就可以在一分钟理解。建立“字形解义”的关键在于不断反复,就像婴儿学话。是的。这正是重新学习语言。古人为什么容易练成速读,其中一个要点在于古代把“语”和“文”分开。写文章用文言,说话用白话。 现代说话和写文章用同一种导致“字形解义”培养的困难。因为只要一看文字就会习惯性的产生音障。文言文的语法和白话不同。文言用的是容易的“看”的语法。而白话是更容易说的语法。文言不太容易听,写在纸上清楚明了,用以说话信息交换,就不合适。所以文言是更容易形成“字形解义”。

你会发现,很容易建立新的理解模式即----“字形解义”的“文法”。当你对同一段文字反复进行到第三次的时候,你会体会到什么叫“字形解义”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视野练习,直到你的视野和你的思维速度其中之一产生瓶颈。到时,在根据实情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速读训练是针对性的,首先针对瓶颈进行培养。收益快。这个简单的技巧,效果很大。不可轻视。真传一句话就这个意思 。

速读理解的心里过程

人只要看到熟悉的东西就会有较强心里反应。即包括思维上和情绪上。对文字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旧有的读字习惯使这种体会减弱。因为你习惯思考而不是感受。 全脑阅读需要启用感受了。看到一个词,你自然会对其产生反应,看到一群词,你就会对其产生并行反应,并且经过练习的大脑能将其自动绘制成理解。理解再反应为思维。这与普通阅读有些不同。先思维再理解。反之全脑则是理解在前思维随即跟上。所以要练习对词组、语句的心里反应,则成为速读的关键。这些心里反应不是仅靠练习眼睛和看字速度就一定能达成的,尤其对于成人的固有习惯。  所以,去对每一个词组培养感情吧。

学过外语、或是打字这类的,会有体会的。每一个词,都是全新的学会,不可能按照一个规律练会一个就全达成。至少在开始阶段,必须一个一个的点的积累,当这些点积累到一定程序之后,才有可能运用自如。一开始不可能依靠规律运用自如。 打字也是这个理,不用思考手指就到了,就算会打字了,那绝对一个词一个词练成的,仅仅是理解了输入法的规律是无法运用自如的

我现在的速读,一上午8:00-12:00,6本书,理解很轻松了,无压力,我这看的算慢了,市面上大部分畅销书什么的,240页到300页,或者再厚,随意,20分钟不到或30分钟以内看完,理解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可能你觉得我我速读蛮厉害的,就觉得我学习多牛逼。我的大学专业是通信工程,全中国最难的工科专业之一,学过的都知道,这个学科有四门课堪称四大名补:数字逻辑电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我这期末复习前两周得了肺炎住院了,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卧床复习,花时间最多的就是数电,但期末下来也就考了个60,我班里没见几个70+的,也就是说我学习并不怎么样,90+的科目也有几门,60多的科目也有2门,也就是说我学习一般。个人觉得,你要是觉得自己速读很厉害就认为自己学什么都是手到擒来,那建议你速读一下《数字逻辑电路》,然后给你我的期末卷子,100分能得5分你已经不错了……

这是我从几个老师,十几套网上的软件,几十篇高质量帖子,几百本书,上千次训练中得到的经验,希望对各位有用

长江七号……

参考书目:《魔术记忆》凯文都迪

指导老师:月影逐波,路逍遥,牛头,张海洋

我这篇文章,如果有觉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教,欢迎拍砖,如果觉得没什么问题,那么要转载随意,要用去写书也随意,不需要和我说,只求不删减……

2017/1/19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