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写作想法成长励志

是什么触动了我的愤怒

2019-04-29  本文已影响184人  春风入梦乡

昨天下午五点半,两天的课程结束了,我们一家三口仍然象从前一样,立即踏上了回程之路。因为路程较远,走高速也需要将近五个小时。爱人不放心我开车,所以依然是爱人开车,我和孩子坐在后排。每次回家都得走夜路,爱人开车的辛苦自是不言而喻。

爱人的辛苦,孩子也是疼在心上,不止一次地要求她爸爸歇歇,让我开一段,可又对我实在不放心。总嫌弃我,不是起步三点头,就是换档如坐过山车,考了驾照都将近十年了,还象没开过车一样。

我明白,孩子潜意识里在说:你能不能开车靠谱点,替爸爸开一段,让他休息休息!在孩子的再三坚持下,爱人终于妥协:下了高速,由我开回家。

一路上,一家三口说说笑笑,很是开心。下了高速后,爱人便把司机的位置让给了我。其实,凭心而论,晚上开车对我来说确实是个挑战。平时本来就没有多少开车的机会,再加上自己都是能走路决不骑自行车,能骑自行车绝不坐公交车,能坐公交车绝不开车。但是,毕竟有将近十年的驾龄,开车技术也不是那么不堪入目。

从我坐上司机的位置开始,爱人便开始紧张起来,比他自己开车还紧张百倍。一会儿:开车慢点儿;一会儿:别老跟在前面那车后面;一会儿:起步怎么那么猛……。

不知道为什么,当爱人第三次对我指导时,我内心里的愤怒情绪达到了顶点:你开车时,我对你指手划脚过吗?你就那么不信任我吗!

这时候孩子也感受到了我的愤怒情绪,从后面伸过小手安抚我:没事,放心开就行。孩子给我的安慰让我心中觉得暖暖的:谢谢宝贝对我的信任。

此后,我故意以龟速前行,将本十分钟的路程,硬是二十多分钟才到家。对于爱人的言行没再作任何的反应,然而心中的愤怒情绪却一直无法消除。

由这件事,再联想到上次课程结束后回程的路上,我们之间也是暴发了一次不愉快。起因是他们父女二人一块对我的言语攻击,那次几乎让我彻底崩溃。三天的时间,几乎生活在黑暗里,无数次有过生死的思考,自己明显感觉到了面部肌肉的僵硬。

后来自己突然意识到,不能再持续这样的状态了,如果自己倒下了,孩子怎么办?经过调整,慢慢地状态好了很多。

由这两次事情,我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情绪这么容易波动呢?这么多年以来,父女联合起来不管是开我的玩笑、对我的声讨,还是对我的善意的嘲讽,我从来都是当玩笑话,从不在意。爱人有时的抱怨、指责,我也不会太作计较。为什么现在在我眼里,就是他在挑我的刺儿,否定我,贬低我呢?

今天中午,我似乎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小时候的自己,是母亲的出气筒。不管自己做对做错,只要她心中不痛快,我就得承受她暴风骤雨的摧残和她心中坏情绪的发泄。为了保护自己,心中自然地用了隔离的防御机制,无论她说什么,都好像没有真正进入我的内心。封闭了心门,不让坏情绪进入,也绝不会把心放开。所以便形成了自己这样的性格:跟什么人也客客气气的,对所有人都有所防备,所有的事情似乎都看到了,所有的事情又都没有什么感受。

以前孩子常对我说:你走点心吧。我觉得我很用心了,可很多事依然会记不住。通过张老师的课程,我认识到了隔离的防御机制,所以这种防御机制在我身上有所减弱:我可以更好地感受、觉知自己的内心了。

上次课程结束后的情绪崩溃,或许也有内心里的委屈吧!此时我与爱人之间发生了移情与反移情,爱人成了小时候的母亲,他的指责勾起了我对小时候痛苦的回忆。这种痛苦的情绪,应该就是接近自卑情结时的阻抗吧。同时,爱人也成了我的镜子,照出了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可能自己的愤怒,更多的应该是来自对自己不满意的愤怒。

这次课程后的冲突,或许也是移情所导致的吧!小时候的经历,导致自己有了自卑情结,怕自己做得不好,怕被别人看到不好的自己,怕站在众目睽睽之下,怕与权威靠近,怕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错误,怕被别人否定。隔离防御机制减弱后的自己,变得内心敏感了。值得高兴的是,自己能更清晰地感觉到孩子的情绪了。

爱人过度的紧张,让自己感受到的是不信任,不肯定,和对我的控制。就象小时候母亲对我的打骂、否认,而又要求我必须怎样做一样,此时的爱人又变成了那个小时候让自己恨不得远离的母亲。这就是为什么对外人的讥讽并不太在意,而爱人的话语对自己有如此大杀伤力的原因吧!

所以,最大的伤害不是来自于敌人,反而是最亲近的人才有机会给你致命一击。

曾经,我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现在在学习中,我无比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是如此脆弱。剥去了那层保护膜,内心里住着的就是一个弱小无助的小女孩。小女孩在张老师的心灵滋养中慢慢成长,或许她成长的脚步很慢,但她总归是在进步的,这就足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