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食堂》
周末登山常在山顶一家无名小店吃早餐,那碗酸菜面是我早起爬山的动力之一。看了小林薰主演的《深夜食堂》,也想着写点什么,记录这小店的日常。如是有了下面这篇小文《晨曦食堂》。---题记
--------------special thanks for jinjin cai-------------
周末去登岳麓山的话,停车是个问题,唯有早起可破。
赶在东方红广场交通管制前,从南门进山,将车停到景区管理处,从此处走到山顶用时不过半个小时,此刻山色渐明,正是早餐时间。我最喜欢去的那家店,没有店名,位于山顶广播电视塔下,有两个门面:左边开了间小卖部,卖些矿泉水、方便面类的大众商品;右边是个小餐馆,里面与小卖部是互通的,门面是两个,店子是一家。往里是个杂物间,由此通向最里间的厨房。小店的门口有一小块空地,店家用木栅栏三面围成一个开放的区域,撑了几把遮阳伞,伞下摆放着几排木质桌椅。
这排门面,看起来普普通通并不起眼,但只有我们这些常客心里知道,它最美好的时段是在晨曦破晓后,游人登顶前,身处其中而自然深谙它的魅妙之处。
天气好的时候,右边餐馆的门是开着的。人们更喜欢坐在外面的木桌上,呼吸着山顶户外的新鲜空气,沐浴在这城市最先到来的晨光里,吃面嗦粉。相识的相约的相互寒暄,三两一组喝着茶,四人一桌炒着地皮,独行常来的自坐自得,甚是闲适,时光在这里似乎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变得缓慢了许多。冬季低温天气右门关闭只从左边小卖部的门进出。室内的餐位有限,人多坐少时晚来的会熟练地在里间支起一张折叠桌,自己搬上凳椅安置好。室内热气蒸腾,玻璃窗上满是一层白蒙蒙的雾气,通过窗户向外透出暖暖的灯光。“生活”在此显现了它难得的真实平常、继而洋溢着人性的温暖和脱俗的美好。
老主顾们不仅享受老板热情的招呼,还有默契的优惠价格。这里的早餐其实是极普通的,老板极简的风格并不屑于像城里那样搞出繁杂的码子花样,只需告诉老板下碗面或粉。粉面之下标配一个煎蛋,食客自己去加店里的自制酸菜,加上酸菜后,这碗面便有了自己的灵魂。经典的味道尽在这美味的酸菜里,口味重的可以再加些许剁辣椒、葱花,搅拌均匀大把夹起偏头入口,味蕾交合,七窍大醒,最后喝上一口汤,酣畅淋漓,回味悠长。
每周去见到的都是那几拨老面孔。
炒地皮的老友们在抄底与反抄底之间斗智斗勇:一会谨慎思量,认真算计;一会又豪赌般甩出一张牌,大喝一声,气干云霄。一旦误算打出张臭牌,虽连连悔叹,却也绝不耍赖,输牌不输人,足见人品之可嘉。输赢的彩头往往只争一碗面资而己,所以更确切的说他们打的是真正的感情牌。佚人云:玩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玩。所指应如是。我旁坐无言,如是观,如是想。
茶客们自带着保温杯,有人从杂物间的某个角落里拿出早先存放的茶叶,给老伙计们各个分上一撮,再倒上店家早起烧好的山泉开水,手捧杯腰,杯口升起袅袅暖意。一切准备停当,就像京剧完成了上场亮相,这时你便知道他们就要开始每周一次的群口表演。他们多是丢一口韵味的长沙话间或夹杂着几句塑普,一开始谈论着新近遇到的趣事,说着说着自然又将话题过渡到调侃老友过往的典故。互相打趣每次反复说着他们几十年来一起经历过的糗事、辉煌事,开着彼此的经典玩笑,被揭丑的也并不气恼,说到话峰高妙处,说的被说的和听的便会心击掌哈哈大笑起来,那般无拘无束。就连我这般非亲非故的旁人,也不免受到感染,感叹他们把这平常的日子过得如此有滋有味,实不枉此生在这世上共同走上这一遭。这般场景虽不高雅,却也并不俗气,普通人的小日子有了这般消遣不也正是人世间美好而值得留恋的一面吗?所谓不做无用之事,何遣有涯之生。许多人只懂这文字之义,怎如他们己然投入生命去践行体验,每每给这世间平添几分非功非利的洒脱趣味。我旁坐无言,如是观,如是想。
谈笑间,外面山色己经大亮。小店迎来了第一波登顶的游客,店里温情的氛围悄然消散,商业气息渐浓。老客们开始次第离开,原来的位置旋即被歇脚的游人占领。
走出小店,循着原路下山,步履轻盈,心极坦荡。天空是清冷的蓝,白云还没有升起。
《晨曦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