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拆书活动文字记录1-1

2018-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卷卷开心

微课时间:2018-07-02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非暴力沟通》的线上拆书活动。我是今天的领读人,xx。本期我将和大家一起体会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我也将分四次为大家呈现。如果大家在我领读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想交流的,欢迎您随时提出来。我们可以在分享结束后,在千聊直播间或者是微信群,进行交流。

首先我想先就我个人在家庭教育中的心路历程,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通过这个心路历程,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我会与大家分享这本《非暴力沟通》。我本人在两年前2016年的时候,开始正式接触正面管教,虽然之前也通过各种渠道,看过大量的微博微信文章,了解到了正面管教,但仅限皮毛的感悟。基于对正面管教的喜爱,我在2016年年中,参加了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并获得了家长讲师认证。再接下来与朋友一起合作过关于二胎养育的系列微课。

2017年年初我选择了由科恩博士亲自带导的“游戏力育儿师”的专业课程,也跟随着教育戏剧的老师再次细细品读了正面管教的理念。更加清楚的知道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但仍然会有一些困惑在我的心中,因为很多时候,我总是在关注到他人,面对他人的需要,我可以做到理解,但如何表达我自己呢?当我想表达自己的时候,却往往不得要领,变得强硬而生涩。常常因为我没有得到我心中的期待,而变得非常不开心。多次这样的往复,我渐渐的倾向于压抑自己的需求,不再表达,可我知道,默默的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并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

直到我读到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这本书的理念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什么才是我自己最核心的力量,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可以表达我的需求和感受,并赢得合作。所以我非常喜欢,《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也很荣幸能够借着这次机会,为大家呈现这本书。那么我将在接下来的四次拆书活动中,与大家共同领略《非暴力沟通》的魅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呢,我想我们可以从暴力是什么开始。先抛出一个定义,供大家体会。“暴力——只要是违背个体个人的意志时的强推,从某种程度上,都带有暴力的性质。“

先从大家熟悉的暴力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动作上的暴力,比如殴打,家暴;还有语言上的暴力,比如辱骂,威胁。而这些可以称之为显性暴力。那么相对于这些显性的暴力,还有一些隐性的暴力,有很多是属于大家无意识但又常常使用的。那么都有些什么呢,接下来我来给大家重点阐述。

有这样一种很有意思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但却甚少有人了解过,或思考过的。当有人在向我们倾述的时候,向我们吐槽的时候,我们所做得“回应”。这种回应通常是什么呢?可能是给建议,“你应该做什么”,可能是比较“你这不算什么,我还有比你还惨的时候”,可能是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还可能是说教“如果你怎么怎么做,就会怎样怎样”,等等等等,而这些回应恰恰也是暴力沟通。这就有意思了,这时候我估计就要有人问了,为什么当我被一个人信任,来找我倾述的时候,我给出建议反而成了暴力沟通了呢?大家不妨来仔细思考一下。

我这个人就属于比较喜欢给人建议和意见的那一类,而且忍受不了长篇大论的吐槽,特别喜欢快速表达自己。女人么,特别是和我闺蜜们,聊一些家长理短的,很过瘾。我们常常在微信群里大吐苦水,比如前天是这个的老公不干活啦,昨天是那个的婆婆有多管闲事啦,今天可能又是谁的熊孩子不听话不睡觉啦。总之,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多的群里,话题总会离不开吐槽,离不开宣泄。而此时呢,我就常常以“知心姐姐”的形象出现,然后我以我的经验和知识给出我的建议和意见。

一直以来,我都会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在这类事情上,做得多么出色,甚至觉得自己特别擅长处理这些纠纷。因为我被自己的努力“陶醉”了。但我渐渐的发现,当我特别努力的将我的建议给到对方的时候,对方的反馈却并不像我想的他会觉得非常有效,或者觉得很有共鸣。常常本来还挺热闹的吐槽就变得话少了,群里也渐渐的安静下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一开始以为是我的话奏效了,事实上也确实奏效了,只是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直到后来,我在游戏力育儿师的培训中,接受了倾听伙伴的练习,我才知道原来在我不自知的情况下,我做了很多的暴力沟通,收效自然甚微。

在现代的更多的沟通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对方并没有做好接受建议的准备,如果对方仍然沉浸于她的情绪中,她的情绪还没有被我们完全的理解和接纳的时候,我们是不适合给出任何进一步的建议的。因为在当下,情绪还没有被照顾好的时候,宣泄的这一方首先是很难搞清楚自己的真正的需求,那么在还没有搞清楚需求的情况下,就被我给出了基于我的经历或经验的建议或措施,会给对方形成一种不好的感觉,那就是对方会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这都是因为她自己的问题造成的。当形成这种自我否定的评判的时候,对对方的影响可不是我们想象的正向引导,却是在帮倒忙的。

回过头来,想想我自己在被接受意见和建议的时候,我也会有反抗的情绪。即使是被安慰,我也依然会有不甘心的情绪在里面,会把负面情绪持续的投射到我吐槽的那个人身上。比如,如果我吐槽我老公玩儿游戏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人安慰我说,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你已经足够强大了,是他不听你的劝阻。但此时我的想法却是,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我老公还会放那么多时间在游戏上,而不来照顾我呢。是的,负面的情绪持续的投射在我吐槽的对象身上。这样的安慰方式于我而言,我确实没有感受到真正解决问题,或者我获得了真正于我有帮助的经验。

所以,暴力方式五花八门,我们有的觉察到了,有的没有觉察到。那么这些暴力方式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我想说,这是我们习得的技能。不知大家是否认同?

前几天,我在自己的育儿群里邀请小伙伴做了一个就非暴力沟通的简单的反馈,有几位伙伴给出了一些案例和思考,常常发生的对孩子威胁,给孩子贴标签,这些语言暴力,是我们这些做父母先天就有的吗?在心理学范畴中,会就一个现有的已知项目追本溯源,寻找行为背后的动机,深挖到激发到这种动机的根源。而这么做得根本目的就是找到产生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我作为一个80后,是独生子女政策的标准产物。我得到了我父母全部的爱,至今仍然如此。甚至我的父母不仅将爱给了我,也给了我的孩子。因为他们只有我,他们希望我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安全的,都是万无一失的,都是被规划好的。但就是这种太想让我“好”的爱,却是在一种看起来并不是爱的环境中给予的。

我至今还记得,应该是我小学的时候,在公园玩儿碰碰车。我不知道那是我第几次玩儿碰碰车,但我记得那次我的操作是非常笨拙的。我卡在一个角落里,几次都出不来,不得不请工作人员帮我出来。但很快因为动作不得要领,我又再次卡在角落里,就这样反复几次后,时间就到了。我很沮丧。我还记得我在出来之后,我的爸爸对我说的话是,“丢人了吧”。这句话,至今都深深的刻在我的记忆里,我只记得当时我有多难堪,我有多少委屈,但没有人理解。而这一切我都必须自己消化,然后就被打进了潜意识。现在当我遇到我自己预判我搞不定的事情的时候,我都会非常紧张,害怕我做出的结果无法得到别人的满意,害怕别人会嘲笑我。

再举个例子,作为男孩的你,在小时候探索世界的时候,登高爬低,无所畏惧的东窜西窜时,是不是会被称之为难管,淘气,同时也会被训斥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作为女孩的你,在小时候想放肆的大笑的时候,是不是被要求,你要矜持,小姑娘不可以这么张狂,太没样子了。当我们被给予过多的限制和控制的时候,孩子飞翔的翅膀就渐渐的被收起来了,他们变得乖巧,但也失去了探索自由的欲望。

所以我们现在的样子,就是被多年的训练之下,我们的语言记忆,大脑记忆,肌肉记忆,思维记忆被一再一再的强化强化再强化,然后内化,内化成我们无意识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是不自知的。而这个多年的训练是有多少年,其实是可以追溯到我们的婴儿时期的。特别是我们的童年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很多矛盾都会在青春期,在成年之后暴露出来。当我们有孩子的时候,我们就会将这些习得的习性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因为这些行为已经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了,或者我们觉得是有效的。

所以时至今日,有很多很多的言论,都将这些问题指向了原生家庭。可我们作为新一代的父母,我们并不想让这些曾经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孩子。就像我的育儿群里的一个家长说的,他不喜欢被贴标签,他也不喜欢给孩子贴标签,但这些童年的记忆会常常跳出来。说到这,我其实还是蛮感慨的。我很欣慰的是我们这一代赶上了如此好的时期,我们赶上了更多的更丰富的育儿理念,心理学知识,也赶上了知识爆炸的时代,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自己,去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只要我们努力,是可以摆脱过往带给我们的不好的经历的方法的。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是详细阐述了暴力沟通产生的4个原因。那么这4个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将在下一次的分享中与大家进行进一步的刨析。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次再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