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嫉妒了

2020-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灵花仙子

小外女儿四岁了,最近来姥姥家玩,开始女儿和妹妹相处的还不错,毕竟差六岁呢。可是最近醋意大发,因为她发现自己的爸爸似乎更爱妹妹。

女儿小时候,老公没大哄过孩子,没有好好陪女儿玩过。可能岁数大了,老公对小外女倍加疼爱,经常买零食,虽然一人一份,但女儿发现是妹妹来了以后爸爸才频繁买零食的。而且老公会陪她玩积木,读绘本,还带她下楼荡秋千,女儿就受不了了。今天在姥姥家吃着饭眼圈就红了,说真不知道谁是亲生的,爸爸说话的语气都不一样,对我就是喊。

我赶紧说,等她上了小学,如果作业有错误,你爸爸也会这样和他说话的,不是针对你。可是女儿还是很受伤,无奈下楼时,我陪女儿走的楼梯,让他爸自己坐电梯。

回到家我也悄悄和老公说了,别招惹她,真是嫉妒了。

为此她爸特意哄了一个中午,午觉也不睡了,搂着爸爸脖子,嘻嘻哈哈的高兴起来了,心里可能想这回终于甩掉妹妹了。

嫉妒是一种基本的社交情绪。人际交往中,个体的社会需要获得了满足,就会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嫉妒就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嫉妒时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体验。妒忌情绪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针对性

嫉妒总是针对具体的个体或群体。如果个体体验到自己与他人在某些他认为重要的方面(如才能,吸引力)的现实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劣势,个体就可能出现嫉妒情绪。

2. 持续性

嫉妒情绪一旦产生,就不容易摆脱,能持续地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3. 对抗性

嫉妒者心胸狭隘,希望别人朝坏的方向发展。如果别人成功,那么他们就会不满或愤恨,可能会采用极端的手段来破坏或伤害他人。

4.普遍性

妒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人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会体验到这种情绪。当然,这种情绪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克服的。

弗洛伊德认为嫉妒“深深根植于无意识之中”,如果它表现为一个人人格及行为的迷失,那么必定是他屈从于强烈的压抑,并且把这种压抑深埋于自己的潜意识中。他认为嫉妒是童年的潜意识创伤经验的复现。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未被意识到的冲动、欲望、恐惧和创伤性记忆。这些潜意识经验,常常是有意识行为的对立影像,成人的生活模式往往受其童年的潜意识经验支配,无论在人格定型上,亦或是在伴侣选择上从来都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了满足他们在童年时代没有满足的情感需求。并且,弗洛伊德认为只有在与童年创伤经验相似的情境下,才可能引发承认的嫉妒。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嫉妒分层

弗洛伊德将嫉妒分为三个层面:一般嫉妒;投射嫉妒;妄想嫉妒

一般嫉妒是指个体在竞争中失去了爱的对象,从而遭受到的一种心理体验。通常会有几种感觉,诸如失去爱的客体而产生的痛苦、自尊的丧失、对竞争者的愤恨、由人际交往失败导致的自责。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嫉妒也是由于自恋或自尊达到一定程度而被他人疏远所导致的伤害性情感。起源于客观事实,是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有些看起来不嫉妒的人,并不是没有嫉妒,而是压抑了嫉妒。

投射嫉妒是一种产生于嫉妒者对现实事件的经历或者对不忠实行为的观察,再由嫉妒者投射到被嫉妒者身上的过程。例如,一个办公男坐在办公室想象自己与美女约会,他几乎立刻会想到那些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是否也会有这种想法;然后他会进行下一步的推理,认为自己的伴侣也会有这种想法,并且可能已经做了。这种嫉妒在婚姻中最常见,既不澄清别人的清白,也不试图揭示自己实际或臆想的不忠。

妄想嫉妒产生于对同性吸引力的防卫机制,在对同性吸引力排斥的认可中,将其投射到异性身上,从而导致嫉妒的产生。比如说,我觉得某位男性吸引我,这是假的,所以我拒绝认可。如果他吸引 像我一类的人,那么我的配偶可能或者已经与他发生了关系。

妒忌最大的坏处在于嫉妒这件事会使得你的追求和需求不会是你内心真实的需求和追求。显而易见的,嫉妒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和冷静,从而把关注点转移到不重要的点上去。

正确看待嫉妒

如果每次你在感受到嫉妒这种情绪的时候,都能跳出自己的局限,去好好观察一下这种神奇的嫉妒之火升起的过程。其实你很容易明白,这不过是一种情绪而已。它不是善之花,也不是恶之源,它只是心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可是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观察你此刻的心,你就会从中知道,你嫉妒的本身,便是一个不够优秀的自己,或是一个不够“公平”的世界。

克服自私心理

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即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正确认知

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就一定能超越别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提高自己

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断地学习、探索,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那么,也可以减少嫉妒的诱因。而且,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将自己的闲暇时间填得慢慢的,自然也就减少了“无事生非”的机会,这是克服嫉妒心理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但以上方法说实话,对十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好用。最近敏感的一塌糊涂,爸爸给妹妹夹菜也不行,说话提到妹妹也不行,妹妹吃过的菜,整盘她都不动了。这时候老公又说,你这么大了还吃小孩儿的醋,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

我想还是要增强她的安全感,让她知道爸爸是别人抢不去的,但我说的她又不信,只能是让他们父女多多互动吧,让老公证明给她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