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江湖

赖辉东《论语史鉴》7.2 音乐家孔子的学琴经历。

2020-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冬晖

第二章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从黑,从犬。形声字,表示犬不出声而袭击人。后延伸为“不出声”如“默然不语”。又延伸为暗中,不出声的表现出来,如“潜移默化”,“默契”。进而延伸为幽静。如《楚辞-惜贤》:“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默作动词时,指默写,如“默生字”。又指冒出,涌出。如《水浒传》:“宋江听罢愕然,默上心来。”

识:记住的意思,读zhi,第四声。

厌:会意字,从⺁(han,第四声),从犬。会一只犬吃饱喝足了躺在山崖石穴之下。“厌”的原意就是满足,如苏洵的《六国论》:“秦之欲无厌。”后延伸为憎恶,嫌弃,如梁启超的《谭嗣同传》:“人常厌事”。“厌”也有压的意思,如班固的《汉书》:“地震陇西,厌四百余家。”

诲:教育之意。

倦:形声兼会意字,从人,卷声,会一个人非常疲劳而卷曲着身体,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意为人如果劳累疲倦到了极点,没有不向天哀呼的。人疲倦的时候容易懈怠懒散,所以“倦”又延伸为“厌烦,厌倦。”

全文理解为:孔子说:“对所学的知识,我会默默地记住,学习从不满足,教学上,我从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这一章内容是孔子对自己学习和教育工作的总结,也是跟学生们分享自己在学习和教育工作上的心得:对自己要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对学生要诲人不倦。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至今天,我们仍然秉持这一教育思想。伟人毛泽东曾这样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样的态度。

                    孔子学琴

  孔子的音乐造诣是非常深的,他听完《韶乐》后,如痴如醉,感慨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曾指导鲁国宫廷乐师《论语》载:“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意思就是:“孔子给鲁国乐官指导奏乐过程:‘奏乐过程是这样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声音宏亮而优美,听众随着乐声响起而为之振奋;乐曲展开后美好而和谐,节奏分明,连续不断,如流水绵绵流淌,直至演奏结束’。”孔子的音乐造诣可见一斑。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宫廷乐师叫师襄子,他善于击磬和弹琴,《史记》中说:“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在礼崩乐坏的年代,晚年的师襄子愤然离开宫廷,过起了隐居生活,并不再弹琴,不再收徒。

  孔子年轻时候跟民间艺人学过音乐,曾在送葬队伍中以吹竽谋生,他曾特地去“周地”拜苌弘为师,音乐造诣进一步提高,但他并不知足,当他打听到师襄子的下落后,慕名前往,欲拜师襄子为师,但师襄子拒绝了他,孔子不甘心,每天都去找师襄子,并在门口长跪不起,师襄子终于被孔子的诚意和执着打动,收下了孔子。

  孔子学习非常虚心,刻苦,总会不厌其烦地询问老师,而且对每一首曲子都反复练习,有一次,孔子对一首曲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了,师襄子说:“你练得不错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不够熟练)”。又练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了(很熟练了)”。可是,孔子说:“还不行,我未得其志(未表现出情感)”。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问孔子练得怎样了?孔子说:“未得其为人也(还没有领悟到曲子的意境)。”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觉得非常好了,可是孔子依然觉得还没有弹好这首曲子,于是,孔子反复地钻研,领悟曲子的内涵,有一天,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黝黑,体型颀长,眼光明亮深远,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写这样的曲子呢?”师襄子起身跪拜,答道:“这曲子的作者已失轶很久了,我的老师也认为这曲子应该是《文王操》”。

这个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汉代韩婴著),《孔子家语》,《列子》等古籍中都有记载,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音乐的榜样,也反应出身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

《韩诗外传》曰:“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孔子通过自己反复练习,锲而不舍,充分领悟,终于达到了自己想要的境界,孔子已经成为周文王的“知音”,作为文王,周公等中国上古文化传统的继承、整理和弘扬者,其志,心性都和古圣贤心心相印,一脉相承。

《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辩,辩之不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用白话文解释就是:学习要广博,对学问要认真询问,要慎重思考,要学会辨别,要身体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畅晓不能放弃。不去请教则已,既然请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不能终止;不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分辨明白绝不停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别人学一次就会,我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我学一千次,这样,再愚笨的人也会变聪明,再脆弱的人也会坚强起来。被称为“天纵之才”的孔子尚能如此学而不厌,锲而不舍,况且我们?练琴时,弹第101遍时的感觉肯定跟第100遍时不一样。读书也一样。

在教学方面,孔子用一生来践行,从不感到厌烦,即使流亡国外途中,依然不敢懈怠,很多学生都是终身追随。学习上,孔子学而不厌,在教学上,孔子诲人不倦,所以孔子很自豪地说:“我还有什么遗憾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