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刻意练习》都不愿去读,谈什么写作
《刻意练习》这本书最早我是在《樊豋读书会》听樊老师讲的,当时就觉得这本书特别好。机缘巧合这次参加了无戒老师的训练营,她又给我们推荐了这本书,原来,英雄所见略同。
昨天我通读了《成为作家》,这本书涉及到的写作技巧非常多,而今天再重温《刻意练习》时,这本书同样也是讲述方法的书籍。所以我觉得,凡是这种干货书籍都值得反复阅读,而不是通读一遍,写点读书笔记就完事了,因为很多的方法是需要时间磨合,所谓时间磨合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实践,反复的练习,最终形成一种良好习惯,这样才是通往杰出者的最佳途径。
《刻意练习》的作者首先在引言中抛出一个命题“天才真的存在吗?“
比如,被熟知的莫扎特,他正是拥有天才般完美音高的天赋而被世人称颂。现在有很多妈妈们都会在胎教中播放莫扎特的音乐,让自己的小baby增添几分音乐基因。
作者承认基因的重要性,但却认为只要懂得利用大脑的适应能力,人人都可以变身为莫扎特。比如,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在小的时候经历跟莫扎特一样的高密度训练,都有可能训练出”完美音高“的能力。
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神奇的事情,现在我也不大相信。等到拥有自己的孩子时,我可能会试试看。如果试验成功了,也就是说这个跟遗传没有太大关系,关系更大的反而是刻意练习。这么一想还有点小恐怖。
《刻意练习》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什么是刻意练习?
所谓刻意练习,并非日日夜夜大量练习,而是有目的大量练习。比如我想成为一名作家是一个模糊的目标。那在2年内精通写作技巧,文字富有感染力并且能够出版图书3本书籍就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明确的目标。其次这种练习得是专注的,还得包括有意义的反馈。
所以作者建议进行这种练习的时候找一个好的导师,帮助积极给予反馈。最后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也就是说,不能是总待在舒适区的反复练习,这样的练习再持续多久都不会带来质变。
第二部分,如何运用刻意练习?
第三部分,天才是如何成为“天才”的?;
第四部分,普通人如何刻意练习?
我感受最深的可能是最后一部分。所以二、三部分就不详细解说了。这样也给偷懒的伙伴一个机会,省着只看读后感,而不去细读书籍。这也是我觉得,每个人在看过一本书的时候,都会有自己觉得比较有感悟的一部分,因而每个人的读后感都是不一样的。只有自己静下心来阅读,深度的思考,自我沉淀,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为什么我觉得第四部分,我感受深,因为直接贴近我自己。我是如何刻意练习的?
首先,我有一个明确目标:提高写作能力,21篇日更15篇高质量日更。
要想做到该怎么办呢?
1、我通过简书,看到无戒老师的写作训练营招募。
2、关注无戒老师,申请加入写作训练营。
3、让她辅导我,让她和群里的小伙伴们监督我,帮我纠错。
4、写作一直是我感兴趣的事情,我想把它做好,所以我愿意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刻意练习,达到一定的水平。
5、我会很认真的对待,根据自己的目标,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专门抽出时间进行学习,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尽量刻意练习。当然我每天也会自我日更,切忌让自己两天打渔三天晒网。在每天的写作过程中,我也会全身心专注的投入。
6、最后在自己练习写作的时候,需要依靠心理表征来监测自己,进而达成目标。
7、除了每天日更以外我还刻意让自己每周读一到两本书,并一周输出一篇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其实我想说,每一种方法都有可能带来成功。但无论如何,首先要去做。谁也不比谁聪明太多,谁也不必谁机智多少,差不多的智商,无非谁先做了谁成功的几率要远高于那些明日复明日的人罢了。
我们总是在追悔过去没有努力,不如忘掉过去,从现在开始,运用《刻意练习》的方法,实施在写作中,我相信我们的写作能力都会上一层楼。为自己的辛勤努力而加油!
坚持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