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与城市散文读书

城市里的拾荒者

2022-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龙二二六

喜欢在城市里行走,看熟悉的道路和两旁的建筑物。能够遇见认识的人概率很小,因而走的很随意。穿着也不讲究,一身干净朴素的衣服即可。鞋子一般是运动鞋或休闲鞋,走的路线也比较固定。在吃完中午饭后,沿着单位前面的团结路向西走,到了第一个红绿灯即向北走,然后向东再向南。走一个长方形的模样,大概四十分钟左右。状态好的话,在走到团结路的红绿灯时向南拐,再向东向北,最后向西走约二百米就回到单位,用时约一个小时。

在这个走路的途中,能够看到这样一个很小的群体。他们拉着老家农村才能看到的拉拉车,戴着白线手套。车上面大部分是纸壳子,还有塑料瓶。有时候车上面的东西多一些,有时候就很少。他们行走在机动车道上,不慌不忙,稳稳向前,不时看看路边的店铺,看有没有纸壳子之类的废品。我猜不出他们车上的东西是自己捡来的还是收来的。这些人以中老年人居多,基本上是五六十岁的样子。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开着电动三轮车,在车的醒目位置写着“收旧家电”字样,粗粗的有点歪扭的字,让人想起了以前的大字报。有的用喇叭喊着,有的自己喊着“收旧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喽…”,带着点家乡口味,悠扬婉转。他们的车上往往会有一台旧的冰箱或洗衣机,用一根旧旧的绳子固定着。在喧闹的城市里,他们的声音显得有点小。不如在农村里面,一有这样的声音,基本上一条巷子的人都能听到。人们往往就循着声音的临近,拿出平时收纳的废品,等着上门来收,换几个零花钱。这部分人不能算是拾荒的群体,是正经的生意人。

拾荒的人除了拉拉拉车的以外,还有拿着尼龙袋子在垃圾箱里专门捡拾空塑料瓶的。这部分人更少,我走路只见过一个。他穿的很整洁干净,戴着手套,拿着袋子,沿着道路一个垃圾箱一个垃圾箱地搜过去。不知他每天的收成怎么样。或许,这不是他的主业,只是闲暇时候再多挣一点的行动。他们的竞争者主要是城市清洁工。清洁工有固定的打扫片区,他们会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将片区垃圾箱里的塑料瓶、废报纸等有用东西收集起来,放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然后等到一定量就卖掉。

走路过程中,有一家河南人开的废品收购站,规模不是很大。一边靠着一个建筑工地,一边靠着一栋老的自建房,兴成一个三角形,大门就在三角形靠路的那边。每次经过都有人在那里卖废品。或是开着车卖铁架子,或是卖一些暖气片。有些老年人就拉了改装的平板车,上面一厚踏纸壳子,踩着阳光,来到收购站的门口。老板在门口用支着的小秤称了,四舍五入地把钱给出去,往往露出显得很大方的样子。有时候能够看到一车装的整整齐齐的纸壳子或瓶子,那是老板在清货,装备走一车。大概能赚到可观的利润吧。

小区里的拾荒者,就是固定的几个人了,主要还是老年人。只要不怕脏,垃圾箱里一会儿就能收拾出一大堆可以卖掉的废品。他们往往是拿了短粗的棍子,在垃圾箱里面翻一翻。大部分居民见怪不怪,提着垃圾袋扔向垃圾桶就走。这些老年人往往在早上或者晚上人少的时候才去,以避开早上上班和晚饭后人们出来散步的高峰期。当收拾的东西达到一定量后,就可以卖给附近的废品收购站了。

最近小区里面实行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在扔垃圾的地方摆上了一个铁房子,人们就将垃圾按了类扔了进去,但只是个大概,没有人去细分。铁房子的扔垃圾的窗口是智能化的,只要有东西靠近,窗口就会自动开启。这大概会对拾荒者造成不小的影响,虽然他们还可以从垃圾桶里找些废品,但毕竟不像以前那么方便了。若是去早了,桶里没有多少垃圾,他们也很难够到。去的晚了,有些可以卖的废品就被压在了底下而不能捡拾。然而我猜,他们总有新的捡拾之方来应对这种新的情况。

我常常想着,若是我没有一份工作来到城市,又不愿呆在老家的农村。我大概会像这些拾荒者一样在城市的垃圾箱里翻寻挣点零花钱。但我大概率不会在年轻的时候去做,而是会像他们一样在中年以后或者老年的时候去做。年轻的时候即使什么也没有,还有一把力气可以去用。只要人不懒不怕吃苦,最差就是到建筑工地去当小工,生活总会逐渐好起来的。

我有家亲戚在一个小城市开废品收购站。一家人在九十年代来新疆后买了块地,比老家的院子大的多。他们在地上面盖了自建房,剩下的一大片空地用砖墙围起来,开始做基本上没有本钱的废品收购生意。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他们一家在这个小城市已经有了三套楼房,还开着价格不菲的越野车。自己成立了公司,还买了一台挖掘机出租出去。有几辆拉废品的车,在全疆各地寻找大块的废铁收购,兼做拆除房子的业务。他们是在新疆较好地扎下了根。

前段时间,因为天气开始暖和,我和妻子将地下室打扫了一下,收拾了一堆可以卖掉的废品。若是按照以前,我是将这些东西扔到垃圾箱的。但看着这么一堆不用的东西,妻子说扔了可惜,不如卖给废品收购站,还能有几个小钱。于是用车拉了过去,得到了八十多元。当钱到账的时候,心里有了一阵的高兴,就好像自己的辛勤劳动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那种劳动的快乐和收钱的踏实感让人兴奋。现在,家里有喝了矿泉水或饮料的空瓶,都用脚踩扁放起来,等到差不多拿一次就挪到地下室。如今已有了满满的三大袋。

然而当我走在路上的时候,即使看见了空瓶子也不会去捡。虽然有捡的心思,却因为一种莫名的面子而不愿去做。大约是生活没有将我逼到一种境地。每当我遇到拾荒者的时候,心里的深处都会涌出尊重。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劳作在城市里生存,不偷不抢正大光明。他们若是能够在老家生活下去,大概也不会来到城市。城市也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群体,让它与农村的关联剪不断。

曾经有过一个新闻,说是一位拾荒的老人为某次灾害捐出了十几万的爱心,半辈子的收入。他的平常的吃饭却简单普通,基本上是咸菜白菜就馒头面条。这个可敬的拾荒者呵。还看到过拾荒者捡到金链子的新闻,大是发了一笔。我想大概有很多这样的人,带着发财和求生的心思,去做这看起来有点“不体面”的活计。然而这个活入门简单,只要能下得苦就一定会有收成,且不会赔本。这本来就是没有本钱的买卖,况且干这行时间比较自由,能够随了自己的心思去做。

若是以后还能回到农村,说不定老了就会干起收废品的营生。开着电动三轮车,沿着村巷挨家挨户地喊叫起来,“收破烂喽,收破烂喽”。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不管收没收到废品,都要到馆子里美美地吃一大碗面,喝一瓶攒劲的啤酒。然后找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会,再去满乡下地转。到了晚上,定是一个踏实安然的好觉。第二天起来依旧精神满满,再去寻找很多的废品。这样的生活,可是小时候着实让人羡慕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