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散文

收获

2020-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再出发81c6

一夜春雨,寒风呼啸,似乎又到了冬天。

气温骤降,早上醒来,雨敲窗台哒哒响。周日逢雨,正适合躺在被窝里。看看手机,听听歌曲,或者就是那么躺着,不用上班的日子真是幸福!

电话响了。

“昨晚我和了发面,现在面开的可好,我现在做好馍,先醒着,还是等你们来了再做?”

“我们去了再做吧”,我想象着娘弯着腰,还得坐在高凳子上才能揉面的艰难,实在张不了口。

娘知道我最爱吃地锅蒸的大白馒头。用夏天晒干的玉米叶子泡湿,再一叶接着一叶的铺开做蒸布,馍头不粘锅,还有一股清香,刚出锅的,带着黄焦,又脆又香,鲜软可口,就只是蘸着自制的辣椒芝麻盐酱,我就能吃个饱。

每个周末回老家,对我就是一种收获。不仅仅是吃的香甜,心也总会变得宁静,轻松。不知道这周又会带来怎样的收获。

刚进院子,葱油卷儿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厨房烟气弥漫,馒头快蒸好了。娘还在揉着一小块光滑的发面。

“炸发面头?”

“嗯,剩一点发面,锅里蒸不下了”,“先吃饭,吃完饭再炸,先让它醒醒”。

“好,我来弄”,我切了一些小葱花放进去,又放上佐料,把面揉的光滑柔软。

以前对油炸食品不以为然,觉得不健康,更嫌它费事儿,有那工夫,上街就买回来了,人家做的还好。

后来发现爹和娘竟然都爱吃油条。有时会发现爹骑着三轮,去七,八里地的街上赶集,回来就买一兜油条。

后来就明白了,对于辛苦劳作一辈子的他们来说,油条就是在那些年代里,经济又实惠的食物,既可作零食,也可作主食,还改善了一下生活。

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所幸,这个疫情期间,试验过几次炸发面头,(比油条更松软些),发现也很好做,自己炸,用的油危害也小一些。

馍头出锅!咸香的油卷儿,甜蜜的糖包,白白的大圆馍,无一例外地蓬松,鲜软,手指摁下去,刚一松开,又恢复了原状。

我在家里,从来没有蒸出过这么好看又好吃的馍。所以,又开始没出息了~

吃完饭,开始剁萝卜,和好面,炸焦丸子。

“炸点麻叶子吧”,“你们在家没事了吃”,娘和我商量着。

“别加水,只用鸡蛋和面”,娘拿出4个鸡蛋,磕到盆里,放好盐和十三香,撒了两大把芝麻开始加面。我把面搅成絮状,再揉到一块儿。

“醒一会儿,好擀些,得擀的像面叶子一样薄和匀,厚了,不酥脆,就不好吃了。”,娘不断向我传授着经验。

家里的大案板让我如鱼得水,面团慢慢擀成一个又圆又大的薄片,边缘的地方稍微厚些,擀面杖再卷起来的时侯,手就只推边缘部分,慢慢的就薄的更均匀了。

竟然一点没烂!

折叠,切成菱形,摆到锅盖上,就等着下锅了。

火候已到,抖开下到锅里,“哗”一下,犹如鱼跳龙门,刚才还毫无生气的面片,一个个独立开来,一下子成形,立在锅中,这个奇妙的瞬间,点燃了我内心的小欢喜!

丢一个放嘴里,果真咸香酥脆!

第一次这么成功!

又收获了一项新技能,还收获了陪伴父母的快乐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