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2024-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子艺

【教学理念】温儒敏谈语文

天上北斗 语文创新思维与设计

1、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2、深文是可以“浅讲”的。如果某一篇课文对多数学生的确太深,那么要求不妨就低一点。不要所有课文都细嚼慢咽,生怕留下哪些不懂。

3、就语文而言,鼓励多读书,别死扣教材教辅。阅读面宽了,视野开阔了,考试成绩不会差,而素质也会提升上去。有水平的老师是懂得平衡的,而没有水平的老师只会偏向应试。

4、教学中应当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批判性思维。通过“语用”的学习把思维能力带起来,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弱项。

5、要防止教学中过多“活动”,把读书当作活动的“支架材料”,最重要的还是读经典、读基本的书。

6、语文江湖很大,有各种流派,你提出某种观点,挑刺都会很多,但还是要抓住读书这个本质。

7、许多老师只是很功利的职业性阅读。老师不读书,怎么指望学生喜欢读书?我主张语文老师要当“读书种子”,要有属于自己的自由而个性化的阅读空间。   

8、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除了精读,还有浏览、猜读、跳读、群读等等,都是有用的,也都需要给具体方法。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对此很少关注,专家也很少研究。

9、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现在有些古诗词教学过于烦琐,像外科手术,把那种“美”都给弄跑了。

10、语文教学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课型混淆。不管学什么文体,无论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科技文,全都用差不多的程序和讲法。有的上诗词课,也要分析主题意义;上童话课,就和小说差不多,还是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等等。不同的文体课型应当有变化。何况课型不变化,没有节奏,老是那一套,学生能不腻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