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学习与专业成长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一名乡村青年教师的生命转向

2019-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马正文

十年前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第一次踏进教室,走上三尺讲台,开启了我的教师职业生涯。那时的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心怀教书育人的梦想。我的青春在孩子们的读书声中微笑,在粉笔的书写中思考。从走上教师岗位的那一天起,我就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代课老师的责任,也明白这辈子要坚守在乡村,生活注定平淡。十年的教育生涯,我苦中作乐,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了自己的生命之歌去谱写。每天太阳升起,我和孩子们一同唱起,太阳落下去了,孩子们回家了,我依然接着唱。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孤独之感油然而生。可一想起孩子们唱的儿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时,顿时觉得孩子们就在窗外,心中便有了欢乐,有了激情,完全忘记了孤独。生命之歌每每唱到十一、二点,眼睛困了,嘴巴干了,脖子酸了,该休息了,明天还得和太阳一同升起呢。

在这平淡的生命之歌里,我也曾带出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毕业生。但是我也清楚,乡村的孩子和县城的孩子在综合素养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们的不自信。我心里隐隐作痛,我很想改变这个教育短板。

一、遇见“互加计划”和“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

遇见“互加计划”和“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以下简称“青教计划”)是我教育生涯的转折点,我找到了弥补短板的有效途径。

“互+计划”是2015年沪江推出的支持中小学公益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实现优质网络课程在全国各地的共建共享,让偏远地区的学校也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学习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

“青教计划”由北京师范大学、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西部阳光基金会、沪江“互加计划”等30多家教育类公益组织、教育类企业、高校及学术研究机构联合发起,旨在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起初,我也曾犹豫,十年时间,我的工作风格和学习模式已经形成,何必再学习、再充电呢?这不是给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吗?也有老师说:“纯粹是没事找事。”但是,我认识到,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未来和希望,是学校教育明天的中坚与骨干。每一位有责任感的青年教师,都要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学习型教师。

2017年9月,我带着班里的32个孩子参与“互+计划”美丽乡村 11门网络公益课程,孩子们享受到了全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孩子们变得“大胆、大声、大方、大气”了。尤其是从原来的被迫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孩子们的变化引起相关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认可,州县媒体也进行了相关采访和报道,从而带动县内学校全部和州内部分学校也参与到互+计划”美丽乡村 网络公益课程中。2018年2月,我带着孩子们的画作来到上海,我心中的“花儿”开在沪江的年会了。

2017年9月10日,第一届“青教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曾宪梓楼启动。从第一课开始,我就积极参与专业课和师德课的学习。2018年7月,我获得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为乡村青年教师提供的免费研修的机会——百人青年,相约北京。

二、“青教计划”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一般情况下,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都是自上而下的任务型学习,侧重理论讲授,缺乏思考与交流的机会,也很少有机会让一个乡村代课老师走出去参加培训。“青教计划”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培训学习模式,它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所有学员足不出户就能参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亲授的课程。我积极参与每周三、六的线上课程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消化,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在万名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学员,多次在课上分享自己的经验。

我在作为一名学习者的同时,也扮演着另一个角色,那就是分享者、传播者。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虽然我是编外学员,但我积极参与学习,认真做记录,把自己的教学经历、学习心得和学习经验通过美篇、简书、小打卡的方式分享给其他学员,大家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在一个平等的社群里抱团取暖。这样一种社群化学习的模式,让我们这些乡村青年教师感受到团队支持的温暖,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前我以为把国家规定的科目内容按部就班地完成就可以了。一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课本,就足以完成教学基本任务。我现在认识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互联网,衣食住行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就能轻松搞定,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还处在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史前”教育时代呢?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一位一线的乡村教师应该成为乡村教育的变革者和推动者。我们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积极链接资源,链接名师,链接公益组织,链接一切可以为乡村教育服务的对象。“用教育的技术链接教育的人”,这句话,我始终牢记心间。我开始有意识地订阅各类微信公众号,了解最前沿的跨界信息,我希望能够实现利用互联网思维从事教育教学,跟上新时代步伐的愿望,让乡村教育真正迈入2.0时代,同时渴望进入3.0时代,展望4.0时代。

三、“互加计划”、“青教计划”让我发生了生命的转向

在未参与“互加计划”和“青教计划”学习之前,我的生活圈、工作圈、交际圈实在太窄了。在十年代课生涯中,我始终过着两点一线(家和学校)的生活,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一意地做着封闭、落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亲手打破了自己以前定格的目标,成为一个互联网教育人。在参与“互加计划”和“青教计划”学习的一年中,我积极寻找喜欢乡村教育的“尺码相同”的人,每天和这些人一起交流、探讨、学习。2017年9月前,我的微信好友只有家人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共计10来个人。到了2018年9月,我链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乡村教师、大学教授、公益组织机构和个人、互联网教育人等,我的微信好友猛增到1000位。我每天最关注的就是乡村教育的热点、优质文章、教育政策等。我也成了一名“自媒体人”,常常通过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习心得,我从一个孤独的个体转向成为一名“自媒体传播者”。

经历了这许多的蜕变,我觉得自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这是我的教育梦想,这个梦想在互联网时代是可以实现的。2018年9月,我有幸成为上海对口支援喀什四县(叶城、巴楚、泽普、莎车)小胡杨双师课堂(响应《准脱这攻坚行动划(2018-2020年)),在中国证監会か公厅扶试力的指号导、上海证交易所公益基全会的支持下,沪江互+计划与喀什地区教育局、上援援疆前方指部通力合作,面向喀什莎车县、叶域县、巴是县、泽昔开设“小胡杨网络教育公益项目”,一年来成效显著,为新疆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辟了全新的慢式,并同步影响新疆更多地区学校参与。)的全职助教,助力民族地区孩子通过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精准扶贫推普脱贫,助力民族教育发展。我从一名乡村代课教师转向成为一名互联网教育公益人,继续放大我的教育梦想,为国家教育精准扶贫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从一个学习者成为一个分享者、传播者,从一名代课教师成为一名互联网教育公益人,这是“互加计划”、“青教计划”带给我的实实在在的改变。我个人命运的转向与改变也折射了万万千千乡村青年教师的生命状态。在这场生命的旅途中,众多普通的乡村青年教师从原来的被忽视到如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被链接、被看见,进而成了振兴乡村教育的新活力与新动力。我越来越看到,乡村青年教师有着无限的生长可能,因为我们的生命向下扎根在乡村的土壤上,大地给我们最丰厚的营养,遇见“互加计划”、“青教计划”这样体现着教育之真善美的媒介,我们的生命之花就会蓬蓬勃勃、万千绚丽地尽情绽放,乡村教育的希望在我们身上!

四、鸣谢

感谢我的孩子们孩子们给了一个表达爱的机会,感谢“互加计划”的伙伴们,“青椒计划“”秘书处的朋友们。感谢我的伯乐——吴虹校长给了我生命转向的机会与平台,感谢我的恩师时朝莉老师,感谢我生命路途中遇见的每一个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