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乡童年

忆海拾贝|我的启蒙老师

2018-12-26  本文已影响476人  欣然_bd23
忆海拾贝|我的启蒙老师

从六岁开始,我一直在家中帮嫂子带孩子,当侄女过了三岁,侄儿刚满一岁时,家人才开始让我上小学,那时我已经九岁了。

小时候的我,总是显得笨笨的,做事总比同龄孩子慢。几乎所有人对我上学都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说:“她要是能上成学,除非狗头上长出角来。”

只有一个人认为我是上学的好材料,她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刘润叶老师。

刘润叶老师是一名三十岁左右民办教师,她高高的个儿,圆圆的脸庞上镶嵌着一对大而有神的眼睛,面色红润,脑后经常梳一条油黑发亮的辫子。

刘老师教我们语文课,那时,语文课本上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在这五个字中,最难写的是“席”字。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不会写这个字。刘老师看见了,走到我的身边,握着我的手,一笔一画的教我写,一直教我写会为止。从此以后,只要我学习上遇到困难,刘老师就会伸出援手,帮我解决。渐渐地,我变得自信起来,学习越看越好。

刘老师性格温和,只要发现同学犯了错误,她总是颜悦色的讲道理,同学们都跟喜欢她。

那时,物质十分匮乏,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室设在一孔孔窑洞里,在石墩上搭一块木板,就是我们的课桌,我们坐的是长条木凳子,一条凳子上面可以坐三四个学生。

刘老师带的是复式班,一个教室里有一年级和三年级两个年级。她常常先给我们一年级教完生字后,让我们在本子上写生字,又开始给三年级上课。一节课之内,刘老师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

为了节省笔和纸,天气暖和的时候,刘老师带着我们,在院子里写生字。我们把手电筒用过的电池砸烂,取出里面黑色的芯子,就用电池芯子在地上写生字。

同学们蹲在在院子里,每人占一块领地,认真地写着老师刚刚教过的生字。刘老师在同学们之间来回走动,只要发现有同学写错了,她就停下来,耐心地帮助他们改正。

一节课下来,在学校不大的院子里,到处都是我们的杰作。刘老师检查完后,对于写的好学生,当场进行表扬,还让其他同学观摩学习。我们班写得最好的是一个叫文慧的同学,她写的字横平竖直,十分美观。我写的字虽然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但和她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刘老师一直教我语文课。每次考试,我的语文数学都考双百,是刘老师班里最好的学生。

当时,我的二哥也是学校的老师。刘老师经常在二哥面前夸我。二哥把刘老师说的话带回家里,说给父母听,父母很高兴,更加支持我的学习。

我升入四年级时,换了另一名老师给我们带语文课。我从心底里舍不得刘老师,只要在校园里遇见她,总要拉着她的手跟她说一会儿话,才肯离开。

上五年级时,开学都好几周了,我一直在校园里没有看见刘老师的身影。我向二哥打听,他告诉我,刘老师家里有困难,不当民办教师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失落了好长时间。

再次遇见刘老师,我都参加工作好几年了。那是暑假的一天,我陪母亲赶集。在集市上,我看见了刘老师。

当时,刘老师已年过五旬,头发开始花白,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由于经常在地里干活,她的皮肤显得有些粗糙。但从她的衣着和神态上可以看出,她辞职后日子过得还不错。

和刘老师分别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心里记挂着她。再次和她重逢,我显得很激动。我连忙上前拉着她的手,问了一声“刘老师,你好!”刘老师怔住了,看了好久,才认出了我。也许好多年没有人称她为老师了,她显得有些尴尬,我们寒暄了几句,就分开了。

刘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是她启迪了我的智慧,我能有今天,刘老师功不可没。在我的心里,她永远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