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哲思

木铎含心,金声玉振:福建特等奖作文完美体现了阅读和文化的力量

2020-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看云老师

本文是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获奖作品。

大赛题目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祖国给我们安宁,父母给我们生命,老师给我们知识,同学给我们情谊,朋友给我们帮助……我们安享着和平的阳光雨露,我们习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沉醉于春花秋月的美好……然而,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刻,你曾感动于身边的某个人、事、物,甚至会在心里想一想,该如何报答他(她、它)?请以“拿什么回报你”为题写一篇文章。也可根据题意自拟标题。

拿什么回报你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高二 曾冰玲

我的人生,曾时时刻都不知如何是好。

不知从哪一天起,互联网上带着夸张标题的一篇文字被疯狂转载,标题的后缀便是那首《从前慢》——木心火了,一位七十岁前鲜有人知的作家,在这样一个贩卖情怀的年代,一个网络如此发达的年代,猝不及防不可遏止轰轰烈烈地火遍了大江南北街头巷尾。只不过当时我并不知木心为何许人也,不知木心取自佛语“木铎之心”,不知他是个诗人,甚至不知他是个老人。

我也曾立下豪言——“读谁我都不读木心”。在那首《从前慢》声名鹊起时,在我第无数次见到“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被作为个性签名出现在好友列表时,我只把它当作无病呻吟的网络青春文字,同列表中那些只知强说愁的好友一并按下屏蔽键,以为就此能让它从我的世界消失。

可是——我真傻,真的。

我终于还是从一堆枯燥如天书的数学卷子里,从周围一片“牛羊才成群、猛兽只独行”的声音里,捞出那本《木心诗选》。蹲在小角落里,我读木心;开着夜灯在被窝里,我读木心;从街头到巷尾,从旭日东升到夕阳渐沉,我的头发依旧疯狂茂盛地生长,手里依旧是木心的诗。如果仿鲁迅先生的一段话,那便是——“我的眼前有两首诗,一首是木心的,另一首还是木心的。”

此刻,他笔下杰克逊高地的阳光分明穿过一路一路的树荫,透过我的眼,复落在这小小一方黑格纸上。

原来他不是什么不入流的网络写手,他是音乐家,他是诗人,是画家。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红色风暴,于我也不再仅限于枷锁,不再仅限于阴阳头和大字报,除了伤痕文学,原来那个世界还有木心。

不知那其间曾有多少蓬勃的梦想被撕裂,多少初生的希望被遮蔽。他几度身陷囹圄,三根手指被折断,所有文章画作全被缴毁——他并不是没有遭受过苦难啊,那些苦难,必是深深浸入他的筋骨。在后来的文章中,对于那段时期,他没有控诉,也没有真切的回忆,我唯一能读出端倪的,只是他固执的一句,“白天我是一个奴隶,晚上我是一个王子”。他白天被革命,晚上弹钢琴;被关入地牢,却想着世面上该流行尖头鞋了,便动手把自己的烂鞋子弄成想象中的模样——他说“我不能辜负艺术对我的教养”。

他,一个渺小的伟人,在世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在红色飓风中素履来去。用残损的手掌接续那一片圣洁的天光云影。

读到《世说新语》时,我亦想起木心。他干净,不犬儒,他正是以几近失落的魏晋风骨行走于世的。他无意做英雄,不愿以脆弱的额去叩那冰冷的壁。他觑那名利如敝履,两袖清风归去来。他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他从不愿屈于苦难,在狱中听闻母亲死讯时,他高昂着头颅,坚毅的面颊上,滚下了炽热的泪。

正如一颗树的枝丫越要刺向天空,它的根便越要深入污浊的泥土。一个人的文字越要于平淡中触动人心,他必也要到那世俗尘埃、肮脏血水中滚一滚,到欲望名利场中去走一趟。我想,木心先生正是经历过这样的苦痛,他的文字才能挺直如松,经霜愈翠;才能清锋如刃,直指人心。

他说自己是住在乌镇上的希腊人。命运所迫,从中国出发,向世界流亡,千山万水最后却又回到故乡——他的人生,也曾时时刻刻都不知如何是好。他也曾失望,对缩颈而行的国人,对抱树练气功怕死的老头老太太,对久违后衰颓荒败到让人怯于相认的故乡。他也曾想一去不复返,可他还是回来了,他还没有绝望啊。

狄更斯有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时代走得太快,在不经意中抹灭地球上的诗意。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从前那种地久天长的氛围,还有澄澈的灵魂和固执的坚守。乌镇的居民面对记者的询问,摆头只道不知木心何许人也。我的内心一阵刺痛。他是那轻微而频繁、无法关灭的信号啊,早已烙刻在我生命深处。

如果那天凌晨三点,我从梦中惊醒,我一定会拉住他的手——

“不要走。”

“岁月不饶我,我亦未饶过岁月。”他说,“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万物可原谅”。

透过杰克逊高地的阳光,我见他,走过一路一路的树荫,走进夕阳渐沉。

他去了,徒留我满腔感激,却不知以何为报——回报他在这薄凉尘世中予我滚烫的骨血。

我会走向乌镇,带着木心熨我的温度,向陌生人问好致意;我会走向世界,沿着木心这个世界公民的足迹,接续这冬尽春来人间芳菲。

或许我只能说,不知回报什么,诚觉万物皆可回报。

木铎含心,金声玉振。

有空去读读木心吧,那儿人少、朗润、辽阔。

致敬木心先生!

【点评】

这是一篇直指心灵的文化散文。在沸腾的年代里,新故相推,人们的精神园地也是菁芜俱存。阅读木心,与木心的文字同呼吸共命运,让小作者学会重新审视生活及世界。木心文字中的从容洁净慈悲坚韧,可以温润如水地将深潜在内心“小我”盲目偏执的褶皱抚平,让我们张开心灵锤炼精神拥抱世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前人的文字馈赠,留下一路芬芳,让我们循迹而去,去迎接这世界一树又一树的花开。这也是阅读的意义,文化的力量。本文荣获现场决赛特等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