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名门望族
2020-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连连山
所谓名门望族
其实门第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最起码西汉尚未形成。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建立了察举制度,汉代察举最开始主要是看德行和才能,并不以姓族和阀阅为依据,权贵子弟与平民子弟皆有位列公卿的机会。所以南朝史学家沈悦说过,“顷自汉代,本无士庶之别……皆学优而仕。”读书人经察举先从做郎官开始,任期满后外补长,相,丞,尉。然后再按功绩升迁此事,守相。再然后入朝,位列公卿。
西汉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而东汉政权又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望族。
所以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才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打下了基础
北魏时期,由曹丕创建的用以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度,后来逐渐被大世族掌控。甚至在晋朝时期任官制度发生改变,逐渐分为清途和浊途。高门子弟入仕,多职闲廪重,被称作清途;而寒门子弟多低阶实职,被称作浊途。
也就是说所谓高门,始于东汉,兴于晋。我们所熟知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都是这一时期的豪门。
一直到唐朝,高祖李渊命人编撰《氏族志》时,刚开始,清河崔氏依然被列为第一等名门。高祖不满,命人重修,才把皇族列为第一等,降清河崔氏为第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