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多少,做了多少,又得到多少

2023-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人间清醒913

人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对应某种结果,明起点,悟其终,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从这个点出发,知道去往何方,心上的迷惑大大减少,这也是一个明心见性的过程。

人的问题所在,在于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如何做这件事,以及做这件事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所以在行走过程中很容易心随境转,看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别人做什么也跟着做什么。

内心不够坚定,要想走得快,短期之内容易做到。但要想走得远,那只能可望不可及。

行百里者半九十,剩者为王,你又是属于哪个群体呢?

一开始满腔热血,信心百倍。开始的过程中开始动摇,开始胡思乱想。之后开始怀疑,开始退缩。再之后,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踪影。

能力条件不错的人,如果一直能够从一而终,结果定然可以如愿以偿。只可惜对于那些走不到终点的人来说,在中间的过程完全看不到自己真实的内心。走到哪儿算哪儿,要么得过且过,要么及时行乐,要么半途改道。

说人有定数,一方面看先天,另一方面看个人造化。如果本身品行极差,不注意修养自己,却希望自己可以智慧先行,那永远也走不到这一步。

观察一个事物,不是看它的形象外在,而是要观其演变规律。顺从,但不盲从。尊重,但不从众。

一个人的内在心理活动,表现在外的行为举动,必有对应点和反应点。你抗拒什么,反感什么,也正投射出真实的内心世界。

内心包容性有多大,外在圆融性就有多强。很多人会一直责怪自己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只是在细枝末节和表层肤浅的层面上折腾自己,并没有从自身心性上下功夫。

心的问题不解决,问题只会层出不穷。

心一直纠结矛盾,你做选择的时候又怎么会干脆利落和果断坚决。

心的容量太小,你与人相处的时候又怎么会真正做到说不在意就真的不在意呢?

心的通透性不够,处理问题的时候只会看到问题的表面,看不到问题背后自己真实的反应模样。

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一定要与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相结合,等于是方法论与实干主义要并排走,双管齐下。

说白了,说了很多大道理,也听了很多大道理,如果你连一个小问题都想不通,都解决不了,那你纯粹只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一直谈精进自己,谈现实主义,如果连当天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你的所想只是空想,你的所为只是徒有其表,实无本质。

想法有很多,能真正实现的究竟有多少?

做了很多,真正能得到的又有多少?

擅长说教的很多,明心见性的又有多少?

不要忽视解决自我认知的问题,行为动机问题,发心立志问题,行动层面问题。

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计划与实践,本是一体,切勿分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