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领导骂了,我该如何处理情绪?|情绪
职场中,被领导批评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可是,我该如何处理当下的情绪呢?
张部长:小王啊,你写的报告书里面居然出现了简单的计算错误,而且竟然有两处。。。。。。拜你所赐,我可是在公司领导面前把脸丢尽了。
小王:非常抱歉!
张部长:今天之内把错误改好了拿给我!知道了吗?开什么玩笑,你又不是新员工!
小王:非常抱歉,我马上重做!
小王心想:我竟然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简直难以置信!我好歹也是专业人员,这种错误是绝对不该发生的,我真是又蠢又笨。

类似这样的对话,相信大家在职场中经常会遇到。被领导批评,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面对领导的批评,我们很容易会产生生气、自责、内疚等负面情绪,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大多数人面对批评常会有两种想法,
要么是否定自我,比如,“我怎么会这么笨,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领导交代的事情我一定要做好!”
要么是否定对方,比如,“领导怎么这样,我又没犯什么大错,怎么又批评我!”
我们来看这两种想法,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否定,前者是自我的否定,后者是对他人的否定。
而否定的背后正是一种“必须”型思维方式。
——“我必须做好领导交代的事情”,所以无法接受做错事的自己,犯了错误会否定自我;
——“领导不能批评我”,所以无法接受批评自己的领导,犯了错误会否定领导。
既然必须型思维方式会导致否定的想法,会导致不良的情绪,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来看《麦肯锡·精英的思考习惯》一书怎么说。
(P54页)
4.任何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都是绝对的确信
除了上述缺乏论据、难以实证、缺少实用性之外,错误的思维方式还有一个共通的缺陷,那就是当事人会在无意识当中对错误的思维方式抱有强烈的自信,认为“绝对如此”。
(P59页)
拥有凡事不绝对的“最好”型思维方式
找出正确的思维方式取代造成压力的错误的思维方式,是增强心理韧性的第3个步骤。在驳斥错误的思维方式的步骤中,我们讨论过,“必须”型思维方式存在巨大的逻辑跳跃。
处于“必须”型思维方式对立面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持有相对愿望的“最好”型思维方式。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原点是如下表达方式所代表的相对愿望:
最好是……
最好……
最好能够实现……
我们来看“必须”型思维方式:
“我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我不能犯错误”、“领导交代的工作一定要做好”“我一定要在期限内完成任务”……这些都是“必须”型思维方式。
“领导交代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样的想法结果是什么呢?——我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我怎么会达不到领导的要求,我怎么这么没用!
一旦工作没做好,就等于“不该发生的事情”事实上“发生了”,“不能做的事情”最终还是“做了”,会导致强烈的自我否定、自责、内疚等不良情绪。
如果工作做好了呢?就算目标实现了,一边承受着失败可能发生的不安,一边努力,怀着饱尝艰辛的心情去努力,这个过程会伴随巨大的精神压力,因而会很难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

我们再来看“最好”型思维方式:
“我最好不要犯错”、“领导交代的任务要尽量做好”、“最好能够在期限内完成任务”……这些都是“最好”型思维方式。
“领导交代的任务要尽量做好”这样的想法结果又是什么呢?——虽然这次没做好,原因是我没有了解清楚实际情况,下次考虑问题一定要更加全面、更加细致。
就算结果不理想,期待的事情未实现也不过是原本就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而已。
最后,我们回到小王的案例。
如果他这么想:
“这个计算错误显然是粗心造成的,我得认真接受自己没看出来这个事实,犯错误终究不是好事。话虽如此,也不意味着我自己就一无是处,下次再注意一点吧,可能是最近精力不足,看来我得加强精力管理了。”
结果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