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注解

2022-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语修

叶曼讲解

尚贤

人人都会争得贤名

很多人用各种方法打知名度

名过其实不长久

争名于朝

大臣在皇帝面前表现

演艺人员通过绯闻打知名度

难得的东西

物以稀为贵

珍藏邮票

偷盗之所以有

是因为你有,我没有

现在的小偷不会偷牛和衣服

上有好者

下必甚焉

世人都爱难得的东西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我们为什么被抢被杀

是因为你带着珍贵的东西‘

你虽无罪

但是你有值钱的东西

这就是你的罪

女人为娼

男人做牛郎

上面的人总是夸富

下面的人都会崇拜富裕

笑贫不笑娼

难得之物是乱的根源

圣人不是不要贤名和难得之货而是不夸大它

不尚,不贵,不见

上面的人不以这些为重

有无相生

好坏相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出自《论语》,大意是说,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吹在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强调了领导做好垂范表率的重要性。 上有好者,下者更甚

心虚了

民自然就灵了

心不是被物质塞满

心不虚,灵不起来

你把珠宝扔给鸟,鸟飞走了

西施这么美,野兽看见跑掉了

心不在名和利上,心就不乱了

一个东西只要实用就行了,要那么贵干什么呢

不现可欲,心就不乱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李世民问:“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吗?”魏征说:“稷、契、咎陶(皋陶)就是良臣,龙逢、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使自身获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自身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愚昧、凶暴的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从这说来,忠臣、良臣相差就远了

无知不是让人民像傻瓜一样而是不让人强取,豪夺,敲诈之心

饮食男女是人之大欲

消除

贪念,贪的是名,权,利,欲

智者就是有才智,有手腕,有口才的

不是生活水准很高而是生活成本很高

佛家八苦:生老病死

求不得,我们得到的不稀罕,我们永远在追求求不得

无欲无求时活得自在

凡是一个东西满了就受损害

人不可以自满

道 充满天地万物

憨山大师讲解:

尚名,好利,嗜欲之害

盖尚贤,好名也。名,争之端也。

贵难得之货,好利也。利,盗之招也。

所以好名好利者,因见名利之可欲也,动乱其心以争竞之

若在上者苟不见名利可欲,则民亦各安其志,而心不乱矣

人以隋珠为重宝,以之头雀,则飞而去之。

色,妖态也。人以西施为美色,麋鹿则见而骤之

名,虚声也。人以崇高为名,许由则避而远之。

食,爽味也。人以太牢为珍羞,海鸟则觞而悲之

是则财色名食,本无可欲,而人欲之者,盖由人心妄想思虑之过

民安饱自足,心无外慕

人心刚强好争者,盖因外物诱之,而其奔竞之志也

故小人鸡鸣而起,孳孳为利,同“孜孜”。孳,通“孜”。勤勉;努力不懈。

君子鸡鸣而起,孳孳为名,此强志也

声名货利外诱民心,则民自绝贪求,不起奔竞之志,其志自弱,故曰弱其志

民既无求,则始之以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自食其力,故曰“强其骨”

古书上的“民”,就是现代语的“人们”,或者是“人类”的意思。

长养万物万类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相对地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作人处事,这才是最高道德的风范。如果认为我所贡献的太多,别人所得的也太过便宜,而我收回的却太少了,这就是有辞于劳瘁,有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即非效法天道自然的精神。

南怀谨解析

尚,就是重视推崇的意思。贤,就是才、德、学三者兼备的通称。

贤者与能者的重要。所谓“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便是他的名言。

历代史实告诉我们,所有破坏社会的安定,引起历史文化一再变乱的,大概都是“不是奸人即妇人”

墨子的主张,是针对当时他所立身处地所知、所见、所感受到的结论。

推崇贤者的结果,却会导致许多伪装的言行。当时各国的诸侯,为了争地称霸,不惜任何代价来网罗天下才能的智士。凡是才智之士,便统称为“贤者”。而这一类的贤者愈多,则天下的乱源也就越难弭平。所以他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的主张。

天下事误于奸慝者,十有三四。误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十有六七

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

“尚贤”“不尚贤”到底哪一样好,都不是关键所在。它的重点在于一个领导阶层,不管对政治也好,对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别标榜某一个标准,某一个典型,那么有才智的人,会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才能不足的人,也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倘使是标榜怎样作法才是好人,大家为了争取这种做好人的目标,终至不择手段去争取那个“好人”的模式。

如果用手段而去争到好人的模式,在“争”的过程中,反而使人事起了紊乱。所以,老子提出来“不尚贤,使民不争”

站在领导地位的人,对于互相怨憎的诽谤,和互相爱护的称誉,都要小心明辨,不可偏听而受其迷惑。如果先入为主,一落此偏差,“诽誉交争”,则人主惑矣。

正反是非,统统因时间、空间加上人事演变的不同而互有出入。

鬻yu 蕤rui

各家所指的圣贤,要到达何种标准?都很难确定。所以,属于道家一派的抱朴子说:“白石似玉,奸佞似贤。”一方白色的好石头,晶莹剔透,看起来好像一块白玉,但是就它的质地来看,不论硬度、密度,都不够真玉的标准。

我们标榜好人,让好人受奖,开始动机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形成风气后,社会上就有人想办法去争取表扬。那么,表扬好人的原意,也就变质了。我每年也接到推荐好人好事的公文,但我看来,好人好事太多,推荐谁去好呢?而且征求一下,大家只对我一笑,摇摇手,摆摆头,谁也不肯接受推荐。我常常笑着说:有两个好人,我想推荐,可惜一个已经死了,一个还未投生。大概我还勉强像小半个好人,只是我也同大家一样,讨厌人家推荐我,更怕自己推荐自己。还是相应不理,让贤去吧(一笑)。我们由这两个故事,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谓“不尚贤,使民不争”。在老子当时的社会,在那个历史政治的形态中,“尚贤”已经是一种毛病,因此,他提出这句话来。

盗”字有抢劫的强盗、偷窃的小盗等区别。要详细解释“盗”字,也不是容易的事。

什么是盗贼行为的内涵?我们可以引用佛家的一个名词,凡是“不与取”的便是盗。广泛地说,“不与取”就是盗的行为,这种定义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法律更为严密。所谓“与取”,是指必须得到第二人的同意给予。“不与取”,就是没有经过第二者的同意,就取为己有的意思。那么,我们就是在地下捡一块泥土回来,没有土地所有者在场,也已经属于“不与取”的行为,也犯了盗戒。所以,人要不犯盗戒,只有餐风饮露,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才算是清白。

在道家的学术思想里,对于这一点,和佛学有同样意义,道家讲“道”便是“盗机”。《阴符经》说: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修道者也就是利用盗机。我们人活着是天地之盗,都是偷了天地自然的东西,偷太阳的光,偷土壤的功能,侵害万物的生命给自己当饭吃,把动物的肉和青菜萝卜吞到胃肠里去,自己还认为理所当然,这都是占了天地万物的便宜,便是盗机。所以说修道的人,也是偷盗天地的精华到我的身上来。好比用一个聚光的凸透镜,放在太阳光下,把阳光聚在一起,成一焦点,摆一根草在焦点上,到了某个程度,就烧起来,然后引火做熟食,这也是偷盗了太阳的热能来自利。

有关大盗窃国、小盗窃货等的哲学观念

例如以欺诈起家,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的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篡位当上晋朝开国皇帝

奇技淫巧、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欲”是什么?很明显的答案,“欲”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涵义。广义的“欲”,便是生命存在的动力,包括生存和生活的一切需要。狭义的“欲”,一般来说,都是指向男女两性的关系和饮食的需求。

朱熹的“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黎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到了魏晋以后,随着佛家学说的输入,非常明显地,“欲”的涵义,扩充到广义的范畴。凡是对一切人世间或物质世界的事物,沾染执著,产生贪爱而留恋不舍的心理作用,都认为是欲。情欲、爱欲、物欲、色欲,以及贪名、贪利,凡有贪图的都算是欲。不过,它把欲剖析有善与恶的层次。善的欲行可与信愿并称,恶的欲行就与堕落衔接

反正人类总是一个很矛盾的生物,在道理上,都是要求别人能做到无欲无私,以符合圣人的标准。在行为上,自己总难免在私欲的缠缚中打转。不过,自己都有另一套理由可为自己辩白。

如照道家所说的“气”,有三种不同的写法和定义,必须知道。古代道书上的“气”写作“炁”。“炁”这个字的上半部“旡”就是后世的“无”字,下面四点则代表了火。那么,无火之谓气,并非指空气的气,也不是呼吸的气。现在用的这个“氣”字,下面有一个米字,是指人们吃了米谷等食物后所化生的气。还有一个好像简体字的“气”,是指空气的气,姑且不管它是哪个气,一个人的身躯,犹如一具装有各种零件的皮囊。假如我们把气体打入一个皮袋里,然后要叫这股气呆板固定,永久停留在某一部位,是有可能吗?很明显的答案,气是不会凝固停留在某一部位的。如果说有可能,那已经不是气体,它已变化成为一个固体的东西。在我们的身躯内,另外装进一样固体的东西,那就太可怕了,岂不成了一个瘤吗?气,本来就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能量,你要气住丹田,充实腹部的下丹田,那只能说“徒有空言,都无实义。

凡是宗教与政治混合的时代,政教(宗教)不分的国土,结果没有一个不彻底失败的。不但污蔑了宗教,同时也断送了国家。政治,毕竟是现实智慧的实际成果。宗教,始终是升华现实的出世事业。如果强调宗教就是现实世间的事,那么不是别有用心,就非愚即狂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