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记
又是一年端午时,和所有重要的节日一样,端午节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大同小异的美好习俗。
吃粽子:祭拜屈子、清热除烦;门悬艾叶菖蒲:驱毒除瘟;饮雄黄酒:杀虫解毒、祛湿避邪;挂香囊散风驱寒;赛龙舟:彰显中华英勇豪气。如此众多风俗,不一而足。关于这些故事,被不同时期的人们所演绎,被世人铭记发扬。
端午节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名称:“端阳节”、“五毒日”、“五月端”、“女儿节”、“浴兰节”、“地腊”、“诗人节” 等。不同的名称有着各自的含义。
很奇怪的是,历史上的众多人物都在”端午“时节或生或灭,令人费解。
端午小记
端午节,我记得这个季节正是家乡的杏黄李熟的时节。记得从前的菜园地里,有几颗高大的杏树,春天和桃花一起开放,不过没有桃花那般妖娆,也没有梨花那般的洁白。杏是介于桃和梨之间的那种粉白。我喜欢这杏花,更喜欢杏成熟时的味道,每到杏黄时节,可以大饱口福。
可是当我远离故土后,就再也没有亲尝过自家菜园的杏了,想来就惭愧。曾记得上学时带上几个,引得同桌追着我讨;邻家的姑娘看到我在菜园里爬上杏树,采摘成熟的杏,就会跑过来哥哥长哥哥短的叫,我也知道她的心思,就是想吃上二颗杏。
二零一六年老妈去了天堂,菜园没人照料,没二年,杏树便也枯死,随妈妈去了。那年春节回家,看着妈妈的病,自己忍不住抱着杏树偷偷的大哭一场。但是我知道,我是留不住这些的。
端午小记
今天又是端午,走过水果摊,看到杏,便随手买了些,回家和妻子,女儿尝了尝,味道还不错,不过无论怎样也吃不出自家的味道了,不禁摇头。女儿说很好吃。吃好午饭,外面的雨依旧淅淅沥沥的下着,于是撑上雨伞,去江边闲步。
很久没有一个人独步雨中的感觉了。江边的人很多,江面灰蒙蒙的一片。想起在家乡的田间小路,每每下雨时节,自己伞也不用,就这样在小路上傻傻的走。
童年时家人和村里的乡亲就说我傻,记得只有爸爸不会说我,爸爸很喜欢我,也许因为我不爱说话的原因吧,有什么好的总是先给我。再有可能就是我的学习天赋吧,老师也都喜欢我的,只是我不说话的。大家就叫我小哑巴。
家里的雨季感觉比这里好多了,走在田间地头,主要是想看青蛙,蛇,还有各色昆虫。和各种植物。总之孩提时对这些总是很好奇。
端午小记
今天走在江边什么也没有,感觉很是压抑,便没了兴趣。现在的端午没有了传统上的东西了,人们大多淡忘了传统。
苏轼的《浣溪沙 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现代人已经不知道是描写怎样的意境了.......
晚上,和妻子女儿摆上饭菜,斟杯五加皮酒,望着窗外连天连地的雨,望向故乡:现在的尘世喧嚣,是否可以把我对故乡的思恋给掩盖呢,窗外的那颗石榴树,开出了红红的花,把我的心带到很远很远的故土,那里曾经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作者: 天元
完稿於二O一九年六月七日端午夜